“常”与“变”间见“品重烟台”

2024年02月10日

烟台:

你好!

2024年,对于烟台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回望1984年,烟台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开通了民航,创办了烟台大学。40年过去了。这个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作与生活在烟台,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这个城市的“常”与“变”,觉得越是处在迅疾变化中,越是要有一种不变的东西作为底色。就像风筝不管飞得有多高,都要有一根线始终牵在手中,这根线不但不会对“风筝”造成制约和牵绊,反而让它飞得更高更远更为稳健。这根线,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文化。文化上的认同,更利于凝聚人心,更利于激发创造性,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比如那些生存上百年的老店或跨国企业,大多有着独特的经过市场和历史检验的文化理念。任何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必将归结为一种文化。关于烟台的文化描述有很多,我更认同“品重烟台”这个提法。

当我们谈论一座城市时,常会谈到它的历史如何悠久。其实,所谓“悠久”通常属于一个共有的时间概念,关键要看在时光中这个城市究竟留下了什么积淀,保持了哪些不同于别处的“个性”。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开辟了从东莱北部沿海起航,东通朝鲜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秦代徐福率领庞大船队东渡朝鲜半岛和日本,是中日韩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莱沿海至朝鲜和日本的海上航线,是历史上著名的“循海岸水行”的黄金通道;到了盛唐时期,从登莱沿海进出中国大陆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荣。烟台开埠后,先后有17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大量外国商人和商行涌入,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直接推动了烟台的发展,民族企业、新式教育、城市规模以及海港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本埠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烟台独特的文化现象。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参与、见证和留存了烟台这个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拓展与丰富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海洋文化、仙道文化、海防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各种文化不同而并立,相互包容,相互拓展和丰富,成为烟台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

仙境海岸、品重烟台。这是关于烟台的最具个性和阐释空间的描述。

黄海与渤海在这里相遇。沿着海岸行走,可以感知历史的脉络,现实的变迁,以及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发展历程。再加上蓬莱神话的世代流传,让这片土地充满了亦梦亦幻的色彩。

2024年,我将出版《黄渤海记》,这是一部海洋题材的文学专著。这些年,从《渔灯》到《烟台传》再到《海上书》,我一直在致力于胶东半岛海洋题材的创作。从2021年《烟台传》出版之后,我就投入到了《黄渤海记》的创作中,我把这本书视为《烟台传》的续篇,也是向这个城市的2024年致敬的一部作品。

市民王月鹏

甲辰龙年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