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管家、数字哨兵、数字参谋、数字政务……

门楼街道数据赋能乡村“智”理

2024年03月12日

门楼街道机关干部在西马疃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草莓大棚直播草莓采收。

如何在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福山区门楼街道整合基础数据资源,建强产业数字地图,发挥平台惠民优势,在减轻基层负担、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他们创新打造的“数字+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经验做法,日前受到省有关部门肯定。

创新数字治理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变“智”理

请来数字管家,人房信息快速匹配。为解决机关干部下乡走访“人生地不熟”问题,他们借助市级数据平台唤醒沉睡“门牌号”资源,用“户主+门牌号”编码方式精准关联,通过平台“以人找房”“以房找人”。

派遣数字哨兵,林火隐患超前查探。他们依托大数据精准、实时获取线索,预警护林防火重要节点,安排防火员重点值守,防患于未然。

用好数字参谋,抢险救灾轻松应对。通过数字平台以“实地巡查+视频监控”方式,监测水位参数,精准摸排防汛风险区村庄分布、人员构成、物资储备、可动员人员信息,精准动员疏散群众、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

绘制数字产业地图,赋予乡村产业大“智”慧

绘制智慧农业一张图,农业发展灵活高效。通过数字化手段,统一登记分析、精准服务和科学指导各村农业生产,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给农产品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确保农产品盈利销售、农户持续增收。

绘制美丽乡村一张图,乡村旅游借智提效。他们借助物流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系统化管理辖区内57个村、2.3万亩农产品种植。对45家农业合作社、企业电商平台资源进行数据优化,以“多业融合、多点合一”的方式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

推行数字便民举措,助力民生服务更“智”能

上线数字政务,审批事项就近办。创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方式,依托自助服务终端,破除信息壁垒和“数据烟囱”,集约社保和医保业务办理、学籍证明和不动产登记证明打印、居民生活缴费和公积金查询等常见事项,推动就业、健康、救助、托育等服务“指尖办”“网上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推出数字养老,打造智慧养老院。建立老年群体健康电子档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居家服务,24小时监测老年人活动情况,配套提供居家照料、心理慰藉、康复保健、助行助浴等上门服务,发生紧急事件时,还可第一时间呼叫子女或养老管家,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实行数字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建设“阳光平台”,打造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新载体,依托阳光公示、阳光交易、阳光采购、阳关支付四大模块,将每个村的应收应付款项、资金明细等财务信息以及低保对象、月度零工信息等全部录入平台,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等全方位、无死角的信息公示,让每一项工作决策运行、每一分钱的收支都晒在阳光下。

(权立通 黄晓丽 巩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