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2024年04月01日

□史立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将“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列为《“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要任务,到2023年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在转化利用非遗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等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2023年,山东省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战略。在此背景下,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是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的必由之路。

深挖丰厚资源价值,守住非遗保护底线

全面普查和深入挖掘整理非遗资源。系统了解和掌握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详细的非遗资源库,为后续的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对非遗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历史价值、当代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保护非遗的活态空间,坚守非遗原真性的开发底线。非遗开发并非反对创新,对于传统技艺类非遗,其原有生产流程和制作方式是区别机器生产的主要特点,不能为追求加工数量而过度谋求利润,或简化生产方式或置换生产原料。当非遗技艺被现代工艺取代,非遗保护也就失去其必要性,更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非遗的情感需求。

有效利用多种非遗资源讲好景观故事。与山川景物、地方特产、历史人物、节日习俗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不仅让游客产生陌生的新奇感,还可达到本土本物借非遗亮化形象、充实地方旅游品牌文化内涵的目的。

开发多元旅游产品,打造非遗知名品牌

开发非遗主题的旅游线路。根据非遗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设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以非遗传承点、传习所、体验区等体验基地为载体,将非遗传承活动、非遗作品、非遗技艺等纳入旅游线路中。同时,鼓励非遗传承人在旅游景区设立工作室或展示点,为游客提供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机会,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

研发非遗旅游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研发相结合,积极推广手造品牌。加强与艺术设计类院校、文创企业、设计公司等合作,将传统技艺、区域特色、民俗风情等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设计具有地方特色、适应现代生活的国潮产品,如吉祥挂件、工艺宝葫芦、泥塑等。在旅游景区、酒店、交通工具等场所,可以设置非遗文化展示区或展示销售窗口,展示非遗作品、传承过程和相关文化知识。通过户外大屏、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进行宣传推广,让游客深入了解非遗的魅力。

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网红景点。打造新的非遗旅游业态网红打卡地,做好融合文章,实现“1+1>2”的经济社会效益目标。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举办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通过活动展示、表演、比赛等形式,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借鉴“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出圈的经验,寻找网络营销推广合作方,策划引爆点,积极运用抖音、快手、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做好配套服务,叫响非遗旅游品牌,提升非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探索新颖业态模式,活化非遗融入生活

在非遗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中,要注重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里注入非遗文创元素,拓展新的文化市场和消费热点。鼓励和支持非遗与旅游及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通过跨界合作,创新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非遗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对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企业或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探索“非遗+科技”。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将非遗资源进行数据化提取和原创性改编等数字化开发,形成IP化的文化要素,能够推动非遗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利用3D数字展馆形态,通过VR/AR虚拟技术、裸眼3D等技术手段,带来震撼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创造丰富的交互场景。

探索“非遗+民宿”。将非遗元素融入民宿中,展示非遗文创产品,使民宿处处透露出非遗魅力。客房也应处处彰显非遗特色,尽显古朴与典雅。可住、可观、可参与、可尝试的“非遗+民宿”游,可提高民宿行业的整体质量。

探索“非遗+研学”。发展非遗研学旅游新业态,加强与大中小学、博物馆、旅游企业、非遗研学基地等合作,根据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开发专业性强的研学课程,如非遗体验活动、手工艺制作课程等,让游客、学员亲身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制作过程,增强游客、学员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大力推广“非遗研学游”,让古老的非遗手造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并广泛传承。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