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远方,也有眼前的诗

2024年05月06日

姜鸿

在一个温馨儒雅的讲堂里,女儿面对着台下的教授们用这个国家的语言侃侃而谈。她的发言结束,台下有几位教授向女儿提出了质疑,女儿依旧落落大方地微笑着,一一论辩说服了这几位教授。

我在微信上给女儿发了这样几句话:“ 学术大会上有人质疑,说明你的观点新颖,不落俗套,甚至有前瞻性。你能不惧那些教授们的权威,从容地说服他们,更加勇敢。为你的学术大会之行点个大大的赞!”这是女儿第一次以学者的身份受邀讲学,是对女儿数年异国求学的一次总结与检验,也是一个美好的起点。作为大会上最年轻的发表学术报告的学者,女儿获得了成功。祝福女儿,祝福光阴。

数年间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可是我们一直在陪伴着女儿,一同经历异国他乡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心灵的陪伴。我们在这心有灵犀的陪伴中和女儿一同成长。我们必须跟随女儿快速成长的脚步,渐渐生出日益强大的翅膀,这样才能在风雨来临的时刻,隔着遥远的距离,给女儿一方荫蔽,也给女儿一点点的托举。

思念朝朝暮暮,牵挂随时随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心有所寄,思念与牵挂都充满了芬芳馥郁。不断成长的光阴是充满明亮与期望的。这是我们诗意生活的阳光,我们为此勤谨不懈,全力以赴。

心寄远方,身在红尘。生活有远方,也有眼前的诗。看阳光穿过茂盛的绿植,在阳台的地板上筛出斑驳的花纹;看窗台上的油画吊兰,开出了一整个春天的花;看天空的云,时快时慢地奔跑着,路过我的窗口;看楼下街道上的人影来来往往,穿梭着昨天、今天与明天……三餐有风味,四时有情趣。每一轮的日出月落都是一个诗节,美丽的结束,也是美丽的开始。刹那而永恒。我们认真地看过,认真地走过。

这一日,在手机里看到有人拍的滕王阁的视频,忽然想起那一年,我们一家三口去江西庐山,去南昌滕王阁,只有几岁的女儿快乐地摆出各种可爱的姿势拍照。旧照仍在,而女儿已经长大了。如烟往事忽然迅捷地涌上心间,浮想联翩之际,豁然开朗:世间山山水水绵延不绝,能跨越的唯有心中的山水。顿悟之时,亦是返璞归真的时刻,恍若回到了童年。回归亦是出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说不是一种人生的辽阔与壮美呢?

谷雨时节,点豆种瓜。鸟儿悦耳地鸣啭,蛙声快乐地起伏。春夏之交了,该播种的已然播种,该收获的即将收获。君不见,杏花似乎刚刚飘落,青青小杏已在枝头。绿肥红瘦的时节,绿了芭蕉,红了樱桃。日子与光阴俱繁华,我们还是努力奔赴吧,奔赴远方,也奔赴眼前的诗,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