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松山街道后铺村:18户村民抱团种植大棚草莓

草莓映红“一村一品”农业品牌

2024年05月15日

走进栖霞市松山街道后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草莓大棚,红彤彤的草莓犹如一盏盏小灯笼般点缀在绿叶间,颗颗饱满、色泽鲜艳,着实让人喜爱。

近年来,松山街道后铺村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特色产业的“金钥匙”,虽然已经是傍晚,大棚里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社员们穿梭在田垄间,忙着采摘成熟的草莓,准备打包发往栖霞市、福山区的商超。

现在说起自己村的草莓,社员们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心里满是自豪。但是,7年前,后铺村却是谈“莓”色变,村里的技术能手周鸿平说:“我们村搞大棚草莓已经20多年了,虽然品质很好,但是品种少,基本上靠自己到市场上去零卖,价格根本卖不上去。”

为了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后铺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讨出路,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曾经在外经商的党支部书记邱靖开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家村民顶多管理两个草莓大棚,而且种植的基本上都是老品种,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如果继续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话,我们早晚要被市场淘汰。”邱靖开和村“两委”成员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通过村党支部领办的福梦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既然干了,就干好!”邱靖开带着社员从江苏种植基地引进了丽丰、宁丰、硕艳等品种,同时,为了加强技术指导,村党支部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合作,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技术顾问,让教授走进大棚为社员讲解各类品种草莓种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草莓产量和质量。技术员周鸿平指着补温补光灯自豪地介绍:“我们引进滴灌技术,用补温补光灯来满足草莓生长的需要,所有的棚都不用农药、不用激素,俺村草莓不仅产量高、外形好,质量更好!小孩大人都能放心吃!”后铺村草莓大棚平均每天产出230斤,从当年11月持续产出至次年6月。

酒香不怕巷子深,凭借过硬的品质,烟台各大超市纷纷与后铺村合作社签约订单,北京、江苏等地的客商也慕名前来采购,后铺村的草莓从昔日的“闭门造车”变成“开门迎客”,采取“合作社+企业商超+农户”模式,充分发挥“订单式”农业,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现在,已经吸引了18户村民加入,形成了具有后铺村特色的“一村一品”农业品牌。2023年,后铺村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邹亚楠 姜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