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花饽饽、豆面灯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少莉——

巧手捏出大乾坤

2024年05月28日

和面、揉面、捏形……双手左右飞舞,动作行云流水,短短几分钟,就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燕子摆在眼前。制作者刘少莉,正是胶东花饽饽、豆面灯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来,她凭借一双巧手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普普通通的面团上捏出精彩人生。

花饽饽,是游走在指尖的非遗技艺。它生长、扎根于民众朴实、勤劳的生活中,是胶东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刘少莉的记忆中,七八岁时,她就开始跟着奶奶做花饽饽,十几岁时就很娴熟了。可以说,阵阵面香陪伴她度过儿时年代,手法技艺也深深刻进了骨子里。

风风雨雨几十年,每到过年过节或者村里有新婚嫁娶、房屋上梁的喜事,她都会蒸上一笼花饽饽,从未间断。可在她的思想里,蒸花饽饽纯属爱好,从没想过做成一个产业。

婚后,她和丈夫到青岛打拼,开设了一家餐馆。而她和花饽饽更进一步的关系,就从这里开始。

2018年的一天,有朋友给老父亲过生日,在刘少莉的餐馆定好酒宴后才想起忘了订蛋糕。她得知后,当即提出给老人蒸一套花饽饽。当晚,就在宴席即将开始时,刘少莉端上一整套“寿桃”,取身体健康、福寿安康之意,既有美好祝福,又兼具传统味道、现代元素,给宴席增添了仪式感和喜庆氛围。结果,一桌人顾不上吃饭,全围在旁边拍照片、发朋友圈。

没想到,在朋友圈里,“寿桃”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火了起来。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想订一套花饽饽。

她露的这一手,就连丈夫都很奇怪:什么时候学的,连我都不知道?就在她应接不暇之际,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想法:既然大家如此喜爱这个传统技艺,未来一定会成为新兴行业,为什么不回家办厂呢?

2019年,刘少莉带着无限憧憬返回莱阳,开办了烟台开金巧花馍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开起来了,可很快就遇到了当头一棒,首先就是熟练工缺乏的问题。公司成立后,面对应聘人员,刘少莉手把手地教他们,有的人一教就会,但更多的人是怎么教都教不会,真正能教出来的不到一成。

她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很简单的造型,很多人就是捏不出来。后来她才恍然大悟:做花饽饽,全靠悟性和理解。最终,在3个月的时间里,她从近400名应聘人员中选出十几名满意的员工。

员工有了,可销路还是个问题。头一年,公司一直亏钱运营,倍感气馁的刘少莉甚至生出退出的想法。

2021年,刘少莉在多家网络平台开设网店,直接对接全国市场,订单量才逐步上涨。

传统技艺不断创新,才能迸发新活力。刘少莉格外重视原料和造型的创新。在一次参观面艺时,她有了新想法:我们能做出精美的花饽饽,可怎样才能长期保存下来呢?

她买来一堆书籍,学着书上的做法,将面粉蒸熟后加入蜂蜜和果蔬汁、糯米粉,这样,花饽饽塑形后不用蒸,干了以后就具有黏合性,而且不会干裂。经过无数次实践和改良,总算掌握了面艺保存的办法。

从人物、动物到花卉、奇石,在她眼里,没有做不成的东西。每次看到新事物,她都会拍下来慢慢研究,做出来的实物惟妙惟肖,几乎能以假乱真。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要举办。刘少莉指着手机上的图片说,这几天准备仿青花瓷的颜色做一件作品,一定能震惊全场。

“每做一件作品,一边做、一边思考,当作品完成时,那种心情是描绘不出来的。”刘少莉说。

她的作品《丰丰和兴兴》《人生百财》在第二届全国农业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吉祥物并被农业农村部农博馆收藏;在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她被授予“乡村面艺师”称号;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找到她,拍摄了50分钟的专题片《花饽饽变香饽饽》……对花饽饽的热爱和投入,让她有了更多的收获。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少莉也逐渐意识到花饽饽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展望未来,她准备开设更多的面食文化培训班和讲座,将这些宝贵的技艺传承下去,让后人更好地理解、欣赏、传承传统文化。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宋秀英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