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合伙人制度给孙郡创业插上翅膀,建起智慧管理蓝莓园

80后的“莓”好创业

2024年05月28日

“我种的蓝莓,一亩地产值超过7万元。”初夏时节,记者来到福山区东厅街道解字崖村,在村西3座蓝莓大棚前见到了80后“乡村振兴合伙人”孙郡。他告诉记者,在街道和村里支持下,自己建起智慧管理蓝莓园,“乡村创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言语之中,无不透露着他的自信和开心!

“乡村合伙人”制度

给80后创业插上翅膀

走进孙郡的蓝莓大棚,只见一株株蓝莓挂在树枝上,或青、或蓝,长势喜人。“今年蓝莓一上市价格就超过每斤100元。”孙郡告诉记者,这3个占地约5亩的蓝莓大棚,在2017年建成后第二年就结果产生效益。

谈起孙郡的创业梦,还有一段奇特的“缘分”。东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冬冬告诉记者,80后青年孙郡从出生到成年一直生活在城市,到解字崖村走亲戚时正好遇到街道机关干部进村宣讲。他对“在各村建服务站点,为创业青年提供土地、技术、管理等政策服务包,从品种筛选到技术支撑,从人力保障到产品促销,提供全过程无缝隙服务”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政府搭台、合伙人唱戏,不仅个人能够实现事业发展,还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这是合作共赢啊!”富有经济头脑的孙郡顿时来了兴趣。经过多次磋商、实地考察,他最终决定到解字崖村投资创业。村委组织人手在交通便利、平坦开阔的地方平整出5亩土地,街道农业站联系市农科院蓝莓专家定向提供全过程服务,孙郡投资60万元建大棚,买来优质种苗,很快3座蓝莓大棚就建起来了。

孙郡的蓝莓专供礼品市场和大型商超,第二年亩产超过1000斤,产值超过7万元/亩,3年时间便收回成本……

“蓝莓革命”让农业新质生产力

产生“芯片”效应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栽培出好蓝莓,品种更新是关键。

“烟台市农科院把这里纳入蓝莓实验基地管理,我们已经联手培育出几十个蓝莓新品种。”孙郡说,不仅如此,一场新的“蓝莓革命”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近年来,东厅街道邀请专家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培训指导新农人,专家团队与农户建立起长期“一对一”或“多对一”联系,把新技术、新理念传递到乡村一线,孙郡也是受益人之一。

慢行在蓝莓大棚中,孙郡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上的软件:“我在蓝莓大棚里安装了智能精准肥水系统、温室气候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通过手机APP可随时查看每个大棚的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实时动态数据,并实现一键浇水、自动开合通风系统等精准高效的远程操作。”孙郡介绍,新“装备”根据植株的水分蒸腾量参数指导精准补水,减少了尾液排放5%以上,施肥精准度达到95%以上。“我们的实验,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烟台市农科院蓝莓专家顾亮说,孙郡的智慧蓝莓基地正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大农科”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为农业领域新革命积累了前沿经验。

蓝莓上“村播”

让更多人共享“莓”好

“现今,主播成为‘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孙郡感叹,几年来的乡村创业,让自己也大开眼界。近年来,东厅街道围绕大樱桃、桑葚、蓝莓、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启动“乡村振兴村播讲堂”项目,筛选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培训主播和客服等60余名“新农人”。政府引导高标准建设电商村播基地,宣传和推广特色农副产品。“村播”带来了流量,也推动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带动了人才回流农村、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渠道升级。

一个新的创业计划开始在孙郡心底萌发,他又建起总面积5亩地的蓝莓苗圃,选育优瑞卡、F6、L25等四个新品种,开启了蓝莓的“链式发展”。目前,他的出圃苗木已从每年一两千棵发展到近万棵。孙郡告诉记者,近几天,他正忙着注册电商公司、申办苗木销售许可……紧锣密鼓地筹建电商平台。一两个月后,他们的村播平台就会在抖音上线。

对于自己的“莓”好生活,孙郡既充满了期待,又充满了信心!

YMG全媒体记者 姜晓

通讯员 于润凡 陈俊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