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妍:葫芦上铁笔生花

2024年05月28日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郭林山 摄影报道

工匠档案

姓名:孙正妍

学校:烟台机械工程学校

荣誉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画技艺传承基地带头人、招远第五批非遗传承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葫芦艺术实践工作坊获山东省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

烙铁当画笔,葫芦作画纸,运用勾、勒、点、染、擦、白描等中国画手法,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葫芦烙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在位于招远市的烟台机械工程学校有一位“葫芦烙画”大师孙正妍,她的作品曾入选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评选。

作为一名从事国家级非遗葫芦画创作的工匠、葫芦画家族第六代传承人,从教27年的孙正妍以娴熟的技艺将这一非遗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创作出了五六千件集雕刻、烙画、掐丝、彩绘等多种技法于一身的葫芦画作品。

必须把非遗技艺传承好

葫芦烙画有几千年的历史,又称火笔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是用天然葫芦作为创作载体,以加温后的铁、铜等金属笔头作为绘画工具完成的作品。

在孙正妍的葫芦烙画工作室里,摆满了她创作的100余件大大小小的葫芦烙画作品,有寓意吉祥如意的牡丹、龙腾四海的金龙、和蔼可亲的老人、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

孙正妍一边画葫芦一边介绍,这个葫芦形状特别,她根据形状设计了一筐玉米造型,为了体现丰收的喜悦,又在玉米上烙画了几只麻雀,寓意“雀跃金秋”。葫芦烙画作品最大的难度在于整体的构思构图,葫芦是立体的,不是一个平面,构图难度大,通过不同烙线的组合,还需要用烙画机进行几十万次的低温渲染,最终让它呈现出立体感和唯美感。

孙正妍从心底爱着这项技艺,为了更好地实现葫芦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件葫芦烙画作品从选材、画稿、勾线、渲染和深入刻画,到烙画、雕刻、彩绘和掐丝等多道工序的艺术加工,对制作图案的审美水平和制作工序有严格的要求,每一步的操作都必须精益求精,这也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葫芦画渲染的时候要像画素描一样一层层、一遍遍地烙。对烙铁深度和颜色的掌握有较高的技艺要求,需要多年的实操经验来掌握烙铁在烙印过程中的速度、力度以及温度,这样才能烫出流畅的线条,烙制出的作品才会更加形象,更具表现力。

择一事终一生,创作育人双丰收

作为教师,她一边创作,一边育人,硕果累累。多年来,她矢志不渝地从事美术教学和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她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非遗传承技能大赛,让学生从实践走向赛场,以练促赛、以技促学,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17项,国家博物馆收藏6项,国家专利2项,学习强国刊登作品60余次。她还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博览会、烟台市技能文化节、乡村振兴农民丰收节、精神文明建设“黄河大集”、烟台文明实践现场展演等非遗交流活动。

她创作的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技法纯熟,功底扎实,尤其是创新的掐丝技艺,色彩斑斓,娇艳欲滴,栩栩如生。她的作品不仅深受业内人士追捧,还被带到了法国、美国等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的匠人精神。孙正妍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始终坚守着非遗项目技艺的传承和工艺的创新,将传统美和当代精神完美结合,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心怀匠心,做好传承和创新

除技艺的传承外,孙正妍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她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非遗传承工匠精神和美育教育有效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自2015年开始,烟台机械工程学校大力发展非遗传承教学,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学生实践室,实践设备一应俱全。学校倾力打造“民艺工作坊”精品社团,2022年,烟台总工会授予孙正妍工作室为“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工作室重在以师带徒,传授、研习、创作葫芦画,精研葫芦烙画、彩绘、雕刻、景泰蓝掐丝等工艺。学校以孙正妍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核心,将“教、学、做、研”融入一体化课堂,从校内走向市场,通过与地方特色黄金产业结合,形成产业一体化。

她的学生先后有100多名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天津美院、大连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其中一名学生现在是山西省吕梁市非遗传承人,建立了自己的葫芦产业园和博物馆;有一名学生在西安成立了陕西葫芦大观园文化产业园,扶持当地农民种植和加工葫芦工艺品;还有不少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先后成立了自己的葫芦画工作室。

“葫芦画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我要做非遗文化传承路上真正的践行者,心怀匠心,把葫芦画技艺好好传承、推广出去。全力打造地域特色葫芦画‘非遗’品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非遗和工匠人才。”孙正妍说。

一把手谈“工匠精神”

烟台机械工程学校党委书记 王连成

培养“非遗”文化继承人和工匠

烟台机械工程学校位于招远市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从教师抓起,培养“非遗”文化继承人和工匠,以“教学+社团+精准扶贫”的形式,在教学中提出“三个结合”教育理念,将“非遗”传承、工匠精神与美育教育有效结合,与创新技术开发有效结合,深研并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教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