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青年在成都唱响“非洲版”《成都》

2024年06月10日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 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特别版本的《成都》:在成都进行的中超赛事现场,两名非洲友人在看台上用中文演绎歌曲《成都》,“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他们不仅唱得字正腔圆,歌声中更是流露着对成都的满满深情。

据了解,两位演唱者“鑫鑫”和“保安”来自组合“卢旺达青年团队”,他们带着卢旺达人的热情从非洲来到成都,演唱中国歌曲,传播中国文化,演绎着一段中非文化交流的佳话。

熬夜背歌词

成“中文歌十级选手”

“我从小就很喜欢中国歌曲和电影,而且很痴迷!”“卢旺达青年团队”创始人“波波”介绍,在卢旺达孔子学院学习了一年后,为了探索更多中国文化,他参加了“汉语桥”中文比赛,并到中国读大学,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中国学习期间,“波波”发现如今年轻人很多都在拍视频,并上传到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和分享。回到家乡后,“波波”和几位同样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决定开设短视频账号,分享和展示他们所演唱的中国歌曲。

记者发现,除“波波”能够用中文流利地对话外,团队中“保安”“鑫鑫”等几位伙伴讲中文还不够流利,但一旦切换到“演唱模式”,便立刻能以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对歌曲进行演绎。

“团队嗓音条件都非常好,听到悦耳的中文歌曲大家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波波”介绍,但要把每一个字的发音咬准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并不容易。“我们大家熬夜背歌词,互相鼓励学习,认真纠正每一个发音,努力去体会歌词的含义。”“波波”笑着说。

据了解,“卢旺达青年团队”自2021年在抖音发布首条视频以来,在中国网络平台粉丝超90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这是我见过唱歌最好听的外国人!”“这是灵魂歌手!”“我绝对唱不过他们”“他们简直就是中文歌十级选手呀!”在每条作品下面,满是类似的评论。

体验热辣精彩的

成都生活

“收获了很多粉丝以后,我们大家都很渴望来到中国发展,更加深入地体验和学习中国文化。”“波波”说道,“我听说成都是一个包容、热情好客且充满创造力的城市,我们相信在这里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因此毫不犹豫选择了将成都作为目的地。”

据了解, 今年4月下旬“卢旺达青年团队”离开家乡来到成都,用音乐在中国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成都生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老茶馆品茶、看川剧变脸、挑战特辣火锅……还来到成都最火热的球场观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中超比赛,也将音乐作品留在了成都许多角落。

回顾在凤凰山看足球赛的感受,“卢旺达青年团队”一致表示十分难忘。“在我们非洲很难见到这样的盛况,太震撼了。”“保安”说道。人生第一次到现场看球,“鑫鑫”感叹道,“氛围太棒了。”

谈及在社交网络爆火的“非洲版”凤凰山《成都》,“波波”表示这首歌和当时的场景很符合,让他感受到在成都的归属感。“我们算是‘蓉漂’,跟球迷一起在凤凰山看球、一起为成都队加油,感觉我也是成都人了!”

对于语言天赋满满的几位卢旺达朋友来说,短暂的成都生活足够让他们熟练掌握了几句日常四川话:“巴适得板!”“要得!”“雄起!”

将中国文化精髓

传向世界各地

“目前我们来到中国才一个多月,还刚刚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波波”表示,不过一场球赛过后,他们更加坚定了选择成都。

其实“卢旺达青年团队”的感受也正是许多在成都的外国友人的真实感受。当前成都是国际交流的热土,而凤凰山体育公园正是成都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在这里,成都球迷会为叙利亚球队热情高喊“雄起”;还有外国球迷积极加入“成都红色刀锋球迷会”,用尽全力为成都蓉城队助威90分钟不停歇;在这里,歌迷们与西城男孩全场大合唱90年代英文金曲;也有像“卢旺达青年团队”这样的“蓉漂”外国人在这里唱响中国声音。

谈到未来,“波波”表示团队将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本土文化,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短视频的创作当中。“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更多蕴含中国文化精髓的内容,通过我们的创作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不仅能让我们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波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