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只有148户人家的门楼街道西马疃村,引来2000多人开了一场嘉年华式的西瓜盛宴——

“西瓜村晚”折射小村三变

2024年06月21日

6月15日晚,以“西瓜‘村晚’,‘瓜’分快乐”为主题的第二届西瓜丰收嘉年华活动在福山区门楼街道西马疃村盛大开幕。

当晚,西马疃村西广场上一下子涌来了2000多名来自福山、芝罘、开发区、莱山以及威海市的客人,沸腾的小村庄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只有148户人家的西马疃村,究竟靠什么吸引了这么多外来客人“围观”?请跟随记者来看这个小村的三大变化。

变化一

产业链条越来越长

在西瓜“村晚”现场,专门邀请来的水果经销商及电商企业代表,随处可见的“麒麟地雷瓜”元素、精心设计的原创包装礼盒,“冬有草莓、夏有瓜,20余种暖棚蔬菜一年四季无缝穿插”的口号……无不展示着西马疃村打造特色品牌的决心。

“我跟西马疃村的合作不是从西瓜开始的。”在活动现场,来自威海的客商林友锋说,“从媒体上看到去年西马疃的西瓜‘村晚’很热闹,一直想来看看。”今年春天,林友锋来到西马疃村,被这里又大、又红、特别甜的大棚草莓深深吸引,当即与村里签订了采购合同。

“西瓜丰收后,在专家指导下,去年村集体的32个西瓜大棚全部种上了草莓。”西马疃村党支部书记崔晓虎说,去除秸秆和残株,对清理后的大棚进行消毒处理后,引进、嫁接和移栽的反季节草莓茁壮成长,今春获得了好收成。“交替种植两种经济作物,优化了土地资源利用,增加了合作社的收益。”崔晓虎说。

已经从草莓代销中尝到甜头的林友锋,这次领来了在威海和青岛做精品水果销售的三个朋友。“西马疃村无论是种草莓还是种西瓜,都是走精品路线,特别有竞争力。”林友锋说,“我们四家都签了合同。”

变化二

干部奉献越来越多

从初秋开始的草莓种植实验成功后,西马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去年冬天又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村里的废弃荒地、河滩改造成一块块良田。

“不仅将去年的32个西瓜大棚全部种上了草莓,今年还新建了16个西瓜大棚,西瓜大棚总数已达到48个,此外又新建西红柿大棚4个。”村两委干部张述远告诉记者,经过两个冬天持续不断的农田基本建设,先后投入人工3800多个(工日),各类施工机械近20台(套),新增良田210亩(其中110亩今年种上了优质小麦,20亩栽上了大樱桃),新架设供电线路1300米,解决了南山300多亩基本农田的用电问题。

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背后,是村两委带头人崔晓虎的无私奉献。张述远告诉记者,连续两年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崔晓虎个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人工费57万元、挖掘机等机械施工费60多万元、供电线路施工费7万多元,全部由崔晓虎自掏腰包或筹措资金。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崔晓虎67岁的父亲崔维录,在参加村集体整治河道的施工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述远告诉记者,当时正值农田基本建设关键收尾阶段,崔晓虎把失亲之痛压在心底,天天在施工一线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见状,更加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员干部队伍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了。

变化三

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在西瓜“村晚”现场,精彩纷呈的演艺节目、惊喜多多的抽奖环节、精妙绝伦的西瓜雕刻、香飘四溢的特色美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台下掌声络绎不绝,免费吃瓜、欢乐看戏,游客们尽情享受西瓜丰收嘉年华的缤纷乐趣。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欢乐的盛会,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成果检验。”门楼街道工委书记葛泉说,西马疃村以西瓜为依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去年重阳节,村里举办了融合庆丰收和孝老爱亲多种元素的大型活动;6月初,村里的西瓜刚刚成熟,村党支部就组织10余名党员将1400余斤的248个西瓜,送到140多户群众家中。为带动群众共同富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让村民参与大棚搭建、日常生产管理、采摘售卖等环节,80余名社员第一次拿到了合作社分红。

西马疃村党支部书记崔晓虎表示,虽然现在能给群众带来的福利有限,但村党支部一定会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尽最大所能将发展成果回馈村民。

(权立通 杜昕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