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常入梦

2024年06月21日

陆玉生

入夏后,下过几场雨,便有蝉鸣了。先是“麦吱”,然后是“知了”,再是“得乐”,最后是“乌有哇”。麦吱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蝉,比知了小很多,也比知了出得早。麦子熟了的时候,麦吱便出来了,趴在柳树叶中,一枝独秀地鸣叫着,提醒人们盛夏就要来临了。

麦子收完,农民便接着忙晒场。又下过一两场雨,知了便出来了。知了是蝉族里的一支大军,数量多,叫声亮。小时候盛夏的中午,村子里的蝉鸣简直可以用“如雷贯耳、压倒一切”来形容。晌午天,又闷又热,人家房前屋后的柳树上、槐树上、香椿树上、梧桐树上,一丝风也没有,只有蝉鸣。蝉像比赛似的,在村子上空织出一张巨大的蝉鸣的网,把村子牢牢罩住。

在知了叫得正兴时,得乐出世了。它的鸣叫夹在知了单调的呜呜声里,格外悦耳:“得——乐!得——乐!得——乐!”得乐的体型也比知了小,但比麦吱要大一点。比起知了,它们的数量也很少。在知了铺天盖地的叫声里,得乐好像是一个另类,显得那么的独立而出格。

乌有哇是在立秋前后,蝉族日趋衰落的时候才出来的。那时,天也有些转凉了。“乌有乌有——哇!乌有乌有——哇!”一声声哀怨而单调的鸣叫,的确让人觉得有点凄凉。可不是嘛,秋天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凉,蝉的末日真的快到了。

小时候,我有一个同学叫金红,是一个很朴实文静的女孩,长得白净,只是嘴巴大点,平日很爱笑。她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蝉的故事。她说,麦吱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子,被先来的知了娶去为妻,两个幸福地生活着。后来来了一个得乐,把知了的妻子麦吱给抢去了,所以,它总是唱着得意的歌:“得——乐!得——乐!”而知了失去媳妇,只有呜呜悲哭的份。乌有哇是一个迟到者,它什么都没捞到,所以也悲哀地抱怨:“无有无有哇!”

我曾懵懂又好奇地问她:“你讲的这些是真的吗?”她说:“不知道,我妈是这样讲的。妈妈说,她是小时候听姥姥讲的。”

夏天的晚上,我有时还会跟着父亲或较大的孩子,提着马灯去照蝉。我们把马灯放在路中间,然后用力摇晃路旁的树。树上的蝉就会叫着寻光而来,落到马灯旁边,扑着翅膀乱叫乱跌。这时,你就可以提着书包满地捡捉。捉完一棵树再去摇另一棵树,一夜间可以捉到几十只。

记得有一天上学,我把头天夜里照蝉的收获讲给同学们听,他们都一脸的羡慕,金红却眨了眨眼,想了一会儿,对我说:“你们每次都杀死那么多生灵,这样好吗?我妈妈说人不可以过度杀生的。”哦?在这以前我从没听人这样说过,也没往这方面想,突然听她这么一说,我有点发懵,也不知自己捉那么多蝉是好事还是坏事。

直到今天,我好像也没想明白,每年捉那么多蝉,能像渔民捕鱼一样吗?到底算不算杀生呢?

关于蝉的故事,我记忆里还有一桩,几十年了都不曾忘记。那是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的一个星期天。那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到村东的中学大院去玩。校园里所有教室都锁门了,唯独联中的一间教室没有挂锁。我们走过去一看,第一排课桌间,有一位女老师正坐在那儿写东西。这位女老师我们认识,她是联中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姓周。周老师当年有三十几岁,全校都知道她是一个不曾嫁人的老姑娘。听村里熟识她的大人说,她是一个大学生,本来应该留在县城的师范教学,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来到这个乡村的联中了。

周老师是一个文雅的知性女人,戴个眼镜,平日说话都是慢声细语的。那天,她见我们立在门外,就主动邀请我们进屋,并温柔地问我们是哪个班的。我们一一告诉了她。又说了几句话后,金红便问她:“周老师,您怎么星期天还来学校呢?”周老师迟疑了一下,面露难色,可最后还是说了:“今天,上级让我在这儿写检查。”“为什么要写检查呢?”我们跟着问。周老师悲伤地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你们还小,跟你们说了也不懂。”周老师还告诉我们,她早晨和中午都没有吃饭,现在很饿。说着说着,她的眼睛就湿润了,竟流下泪来。我们几个同学一看老师哭了,有些慌张,不知咋办才好。忽然,我想起自己临出门时往兜里装了四只烧熟的蝉,连忙从衣兜里掏出来递给周老师,说:“老师您吃这个吧。”周老师先是犹豫了一下,后来还是接过纸袋,说了声:“谢谢你,小同学!”她从纸袋里拿出一只蝉迅速填进嘴里,飞快地咀嚼了几下就咽到肚里了。接着她又拿出第二只,也是几口就下肚了。然后,第三只、第四只……我记得第二只蝉上还有半块翅膀,周老师也没顾得摘掉就放嘴里了。她本是一个挺文雅的人,平日里是不会有这种吃相的,可见真是饿极了。看着周老师吃蝉的样子,金红的眼圈红红的。她也从自己兜里掏出两块奶糖,递给了周老师。周老师双手接过糖,又流下了眼泪。金红也跟着哭了。

后来周老师调走了,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如果今天她还在世的话,也应该是八十几岁的耄耋老人了。

金红则是在我们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转学去了她爸工作的地方,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联系。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平日很爱帮助同学,好像从没和人吵过架。如今的我,可能是年岁渐大的缘故,每到夏天,听着蝉鸣,便会想起儿时的一些往事,也会想到她,想起我们曾谈论的一些话题,特别是关于捉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