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看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刘雁成

2024年07月02日

刘雁成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党员干部的家风影响个人的作风,同时也紧密关联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将党员干部对家庭失管失教的处理办法写入《条例》中,彰显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的重要原因。”家风影响着党员干部对于权力的认识和使用,家风败坏,腐败便开始滋生。在不良家风的作用下,党员干部就会视手中的权力为牟利的手段,就会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本人和家属进行权力寻租的工具,危害极大。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子女严重违纪违法的家族式腐败屡见不鲜。家族式腐败的产生,与这些党员干部的家教不严、家风不正有直接关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既是党员廉洁作风的“试金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新修订的《条例》从制度层面为家风建设立下“铁规矩”,从纪律层面给家风建设通上“高压电”,夯实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坝”。良好的家风建设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好坚持权为民所用,能够强化党员干部的家庭监督,使党员干部在家庭层面受到约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被纳入党的作风建设范畴,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培育良好家风既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环节。

二、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培育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党员干部的家风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绝非个人和家庭的小事,它与党风政风相关联,对党内政治生态产生着影响。家风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家风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党员干部的人格品质,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作风。家风不正,就会使得党员干部的作风不正,进而导致不良的家风污染党内政治生态,并阻碍着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许多“四风”问题的产生就与党员干部的不良家风紧密相关。不良政治生态又会反过来侵蚀身处其中的党员干部,产生的不良影响传导回其家庭,又进一步恶化了家风,形成双向的恶性循环。因此,要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必须从家风建设做起。狠抓家风建设,营造良好家庭风气,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根源上筑牢思想防线,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帮助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锻造优良的作风,进而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家风作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鲜活载体,家风建设是培育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由之路。

三、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正则民风淳社风清。家风中蕴含的家庭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基础,良好家风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无数个小家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党员干部身上肩负着人民的利益,他们的行为和作风都备受关注,党员干部的家风对社会影响尤其重大。党员干部的家风折射了党风政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员干部治家不严,不仅容易滋生腐败,更会荼毒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公平,对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注重家庭建设,以身作则,将构建良好的家风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重视家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才能给社会风气带来积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