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高素质农民杨京胜——

带动小农户 蹚出致富路

2024年07月02日

“从安徽到山东,从鲁西南到胶东半岛,小麦梯次成熟,我们合作社的收获机械也在有序转移、跨区作业。”说起麦收,海阳市京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京胜满脸自豪。

在一年一度、争分夺秒的麦收中,杨京胜指挥着几十台收割机纵横千里,南来北往,将“丰收在田”变成了“丰收在手”。

多年来,杨京胜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一个个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蹚出了一条新路。

用专业合作社破解农村之困

杨京胜曾是海阳市一家企业的老板。2011年,他回到留格庄镇塔儿庄村担任村委会主任。

他对田园浪漫的想象,很快被封闭落后的现实击碎。真正深入到农业农村后,他才发现,农村远不是他想象的“雨后泥土的芬芳”那样简单。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在村里,有的村民却宁愿将地撂荒也不愿耕种。杨京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当时我们村总共有1700多亩地,撂荒土地竟然有400多亩,这既让人震惊,又让人惋惜。”杨京胜说。

经过调研走访,他逐渐认识到,大面积土地撂荒主要是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造成的。他想改变这种状况,可刚到农村的他一时间束手无策。

2013年、2014年,在海阳市相关部门的组织下,他先后到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学习培训。学习期间,他接触到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深入了解后,认为这种模式也适合海阳当地实际,便产生了在海阳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

“很多事情一家一户的农户干不了,干起来也不划算,要是能把分散的农民和土地集中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能将先进的品种、技术和装备导入到农业中来,从而改造和提升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杨京胜说。

以社会化服务端牢农民饭碗

经过两年的酝酿后,2015年12月,杨京胜发起成立了海阳市京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他又牵头成立海阳市京盛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当地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的种植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

当时在海阳,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互助性的经济组织还属新生事物,许多村民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有的村民甚至觉得,成立合作社会抢了村民的饭碗。

怎么说服村民加入合作社?杨京胜犯了难。

后来,他想出个办法,先从村里有影响、有带动力的人开始做工作,只要他们同意入社,就能带动一批村民加入进来。于是,他提着马扎,坐到村民家里,耐心解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好处,打消大家的顾虑。

杨京胜一再承诺:合作社绝不是来抢饭碗的,而是为了帮村民端牢饭碗、盛好饭的。

他的真诚终于换来了村民的理解,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加入合作社。

在完成了从农民到社员的身份转变后,还要让社员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理论和技术水平方面进行提高。

“说起这个,还要感谢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经营理念,提醒我们要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经营,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杨京胜说。

2021年,烟台市农广校在合作社的田间学校里组织了为期5天的培训专班,从种植基础、机械原理、智能化机械应用等方面,对合作社的87名农机手进行了培训。同时,还培训了25名无人机操作员,更好地顺应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顺应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合作社成立后就广泛推广综合性和全程化托管服务模式,提供了“全托和半托、单环节和多环节、一类和多样”的菜单式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同时,合作社采用“为农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农户”服务方式,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播种、统一配肥、统一销售,为农户解决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深耕深松作业、粮食收储烘干、技术指导等问题,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理论上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行不通。所以,我们流转土地,建立一个基础性的推广遴选应用基地进行了大量试验。”杨京胜说。

从基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到新型生产方式,杨京胜带领社员们不断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比如,通过农机手多机型演练和各种大型机械的配套作业,有效减少了机械损耗、控制了合作社的经营成本。“合作社成立之前,小麦一耕一种要150元/亩,合作社成立当年就降低到127元/亩,第二年降低到120元/亩。再往后,尽管人工和油料不断涨价,但直到现在,还是控制在120元/亩的水平上。”他说。

如今,合作社辐射带动成员户、非成员户2.6万余户,涉及海阳市12镇街区170多个村庄,全社托管土地种植面积近9万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采访过程中,窗外机声隆隆,“00后”的杨博然正带人在晒场上摊晒小麦。“这孩子要思路有思路,要干劲儿有干劲儿,我看到了农业的希望。”杨京胜满脸欣慰地说。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宋秀英 徐倩 摄影报道

海阳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650人

近年来,海阳市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并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2014年至今,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3650人。

自2014年起,海阳市先后承担了新型职业农民工程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积极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面向海阳全市不同类型农民开展培训,优先将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乡村青年、农村妇女、益农信息社信息员等重点人群纳入培训对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丰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体系。培训内容涵盖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产业规划等,全方面提升农民综合技能。

按需进行现场教学。近年来,海阳市积极探索“送教下乡”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2023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根据农时需要,把握关键节点,在发城镇分阶段开展培训4期,委派师资力量下沉乡镇,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学员100余人,全面提升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户的技术技能和产业发展能力。在海阳全市遴选13个试点村开展素质素养能力提升培训,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课程,邀请相应领域的专家、老师进村开展培训,培训农民600余人。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过程中,海阳市强化育前、育中、育后三个阶段全过程管理。育前重点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制作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问卷,掌握农民学员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的需求,推动培养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育中重点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条件建设,调整完善师资库和基地库建设。根据各镇区街道培训内容,做到一班一主题,一班一计划,选择农民适应的培训形式,提升现场教学比重;育后抓好跟踪回访,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满意度评价及跟踪监测工作,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达到100%,跟踪监测率达10%。

海阳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农民培训科科长朱小晨表示,下一步,海阳市将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原则,加强现场教学,提升培训针对性,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养和致富增收能力。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