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炊烟

2024年07月05日

康勤修

不知怎地,这几天,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炊烟”这个词,继而想到了油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时人们为了健康需要,会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但在儿时,油条可是稀罕食物,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我记得,母亲通常用家里的小平锅(即铁锅)里炸油条。炸油条前,母亲先和好面、醒好剂子,然后在锅里添上花生油,等表面旋起一层油烟时,便可以炸油条了。油条在滚热的锅里翻滚着,滋啦滋啦地响,好像金鱼吐着泡泡。下锅前,母亲麻利地把面团压扁拉长、切好,然后把两块面剂子对齐叠放在一起,用一根竹筷子压一压,用手轻轻地拉一下,快速放进油锅里,用竹筷子翻几下。不一会儿工夫,面剂子在油锅里翻滚着,滋滋地膨胀着,瞬间香气便溢满了屋子。那只平锅放在“泥炉子”上,和泥炉子一起被柴火熏得漆黑漆黑的。每次母亲炸油条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都馋得直咽口水,眼巴巴地望着那只平锅,等着母亲早些把那黄澄澄的、诱人的油条端上桌子,变为我们口中的美味。此刻,老家的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每一年,尤其是到了年尽月满的腊月天,当家家户户满屋子飘满炸酥菜、炸油条的香味的时候,这也往往预示着快过大年了。

炊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图腾。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乡村乡音、乡情乡愁的象征,也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中最富有感情、最富有诗意的一个词语。它既是离乡背井游子心中最温暖的那盏灯,也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话题。宋人黄庭坚说:“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刘过也曾说:“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有一首歌曲曾唱道:“远处有蛙鸣悠扬,枝头是蝉儿高唱,炊烟也袅袅随着晚风轻飘散。”此时的炊烟,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提起炊烟,人们往往把它和蓝天白云、故乡老屋等词汇连接在一起,总是把它和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炊烟是乡村的魂,是人们的根,是人们寻找乡愁的符号性载体。但凡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无论多大年纪,无论走多远的路,无论富贵还是贫穷,他心中最怀念的,依然还是故乡那一缕迷人的炊烟。

儿时,清晨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太阳刚刚升起,家家户户的屋顶炊烟袅袅。不知不觉间,炊烟唤醒了乡村的黎明。那袅袅的炊烟,经微风一吹,便成为乡村里一道最美的风景。此刻,老屋静谧,鸡鸣犬吠,阡陌交通,寂静的乡村生机勃勃。傍晚我们放学回家,父母从田地里干活归来,农家的屋顶上、院子里再次冒起炊烟,宛若一朵朵美丽的花,映衬着绚丽的晚霞。饭香中飘荡着宁静和希望,更有家人的欢声笑语。“丰年足鸡豚”,最美还是人间烟火气!

如今笔者久居城里,故乡的炊烟也早已随风飘逝而去,但儿时炊烟袅袅的风景,却永远留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人们平常烧火做饭,要么使用天然气,要么使用家用电器,很少有人烧煤烧柴草了,炊烟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遗憾。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有时,袅袅炊烟代表着一种和谐、幸福和宁静。炊烟不会远去,炊烟还会升起,只不过,它在游子的心里,在乡亲们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