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怎么吃才安全?

市疾控中心发布汛期食品安全健康提醒,预防食源性疾病

2024年07月17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 随着雨季的到来,汛期安全和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洪涝灾害常伴发食物受淹变质,以及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导致饮用水源及食品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高发。为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昨日,烟台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温馨提示,提醒市民关注食品安全,预防汛期食源性疾病,同时要确保生活用水安全、保持清洁等五个要点。

确保生活用水安全。暴雨环境下,水源极易受到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保证用水的安全至关重要。一定要选用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不选择未经过滤和消毒的水源,饮用煮沸的开水或瓶(桶)装水是最佳选择;也不要使用被污染的水去清洗蔬菜、水果以及碗筷等。盛水的容器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后再使用。

保持清洁。注意手部卫生,接触污染水体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或处理、烹饪食材时。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要保持清洁,对水淹后的厨房和厨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法,煮沸时间应保持15分钟以上。制备和存放食品的场所应当注意防鼠、防蝇虫,并定期清理垃圾。

保证食物原材料安全。灾害过后,不要食用经过洪水浸泡过的水产品、果蔬等,不吃任何腐败变质的食物,拒绝来源不明、死因不明的牲畜肉品,要选择清洁卫生、新鲜的瓜果蔬菜及牲畜肉品等。生熟食品要分开盛放,处理食材的刀、砧板、容器和餐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同时注意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不要吃生冷食物,入口的餐食一定要烧熟煮透,尤其是肉、蛋和水产品。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若食用需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经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后再食用。预包装食品要注意保质期,不食用过期食品。

安全地存放食物。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食物腐烂变质,建议少量多次制备食品,现做现吃,煮熟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谨防毒蘑菇中毒。雨水过后,大量野生蘑菇破土而出,毒蘑菇也夹杂其中。为避免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广大市民朋友一定不要采摘、食用、买卖野生蘑菇,也不要采食其它野菜和野果。一旦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