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教育工委以党建品牌赋能烟台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孩子

2024年09月18日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心。如何让港城百姓在教育上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聚焦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规范运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力打造“港城红烛 杏坛先锋”党建特色品牌,锚定“三个先锋”,夯实“五个建设”,聚力“七个突破”,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烟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软实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烟台市先后获批全国教育装备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连续五年在省对地市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优秀等次……一个个闪亮的奖杯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锚定“三个先锋”

牢记使命任务

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教育,市委教育工委锚定“三个先锋”,收获更多硕果。

主管部门单位争做“行业先锋”。在落实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教育保障支撑等方面走在前。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融合贯通发展、高等教育提质突破发展、民办教育和终身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具活力的区域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教育治理创新,打造教育系统党建标杆。

各级各类学校争做“育人先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方面当示范。塑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统筹推进培根铸魂、书香浸润、体质提升、美育涵养、劳动实践,打造烟台“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机制。守牢学校安全底线,成就学生出彩人生。

党员干部教师争做“教坛先锋”。在坚定教师职业信仰、推动自身专业发展、践行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作表率。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争当教书育人的“大先生”。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全面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争做教育领军人才。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振师道尊严。

夯实“五个建设”

构筑党建矩阵

一支风清气正、冲锋在前的队伍,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市委教育工委着力夯实“五个建设”,让基层的“红色堡垒”更好发挥作用。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每半年专题研究1次抓基层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引领作用发挥。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注重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共建成省、市两级“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示范校172所。实施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港城红烛 杏坛先锋”党建特色品牌。指导中小学校党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1260余个、党员责任区760余个。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比例,健全“双培养”机制,重视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按期开展“两优一先”表彰,每年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定期开展“身边的榜样”等先锋模范事迹表扬活动,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在重大任务中积极亮身份、勇于当先锋。

强化能力作风建设。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城区名校+农村学校”等方式跨城乡、跨区域开展集团化办学,建成中小学教育集团125个,实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帮扶全覆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开展“单位亮承诺、支部创品牌、党员走基层”活动,累计解决问题1637个、办理实事1377件,在全市为民办实事考核中名列第一。烟台市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列为“基础教育教学大数据研究”专项共同研究单位。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和全流程管理长效机制,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开展“清风暑期”“树师德·正师风”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推进“十廉工程”,创建“清新学风、清正教风、清净校风、清明政风”廉洁文化品牌。打造“廉洁食堂”和“阳光职称”评审2项“清廉烟台”市级示范标杆项目。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聚力“七个突破”

实现深度融合

一项项政策、一个个突破,是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港城大地的印记。

全环境立德树人实现新突破。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行动,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日常品德和文明礼仪规范》,持续推进青少年读书和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健全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中小学校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创建省级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和规范校。

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突破。健全完善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推进省级教育评价改革先行先试项目和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建设。创新构建素养导向、特色鲜明的地方课程体系,开发丰富多样、主题突出的学校课程。深化强课提质行动,打造“高效课堂”。探索高校和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新突破。围绕幼有优育、学有优教,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强校扩优行动,推动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巩固提升省级特色高中和特色学科基地学校建设成效,保持教育质量省内领先。落实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改革任务,全域推进教育强镇筑基改革,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推动产教双链融合、校企双向赋能,4个联合体、4个共同体入选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化职业教育贯通培养,24个高职院校专业、1个中职学校专业分别与本科高校合作举办“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8所中职学校49个专业入选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烟台职业学院联合共建巴基斯坦“班·墨学院”。黄渤海新区入选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高等教育扩量提质发展。新设投用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转设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度合作备忘录。

数字赋能实现新突破。落实《烟台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加快形成烟台教育数字化新生态。开展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建成“1+3+N”烟台教育数字化新模式。开展智慧校园评估和示范校创建活动。围绕校园创客空间,开发一批具有跨学科特征、突出本地特色、示范引领性强的校本课程。加强数字化实验课程建设与应用实践。

优师强教实现新突破。定期开展烟台最美教师等各类选树表扬活动,常态化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办法,推进课时量公示和监测机制。深化教育领军人才工程,健全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教育名家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施“幸福教师”建设工程,部署推进教师健康关爱行动、教师成长引领行动、教师激励保障行动、重点群体教师暖心行动、教师权益保障行动等五大行动20条举措。烟台市教育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统筹推进学校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校网格化管理配套机制,防范化解教育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机制,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一校一案”研究解决重点学校点位交通拥堵问题,守牢学校安全底线。

初秋时节,风清气爽,正是读书好时光。行走港城,整洁的教室内,孩子们聚精会神,书声琅琅;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跳跃,生机勃勃。一幅幅美好画卷,是烟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生动写照。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王军 卢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