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机场开航40周年:叩响时间之门

2024年10月09日

1984-2024。

时间在飞速行进中,镌刻了烟台机场40年乘风而上的姿态。

1984年,伴随着“烟台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呐喊声,烟台机场应运而生。与城市共脉搏,与时代共生长,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以勇毅前行的初心和使命,书写属于烟台民航人、烟台这座城市的翱翔篇章。

这40年,烟台机场从0开始,已累计保障航班近10万架次,保障旅客近9600万人次,运输货邮超过100万吨;这40年,烟台机场的航迹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145个城市,跻身全省三大干线机场行列;这40年,烟台机场从莱山到蓬莱,从一期到二期,不断“放大”的背后,是不断提升的枢纽功能,是不断“起飞”的产业之翼,是不断拉大的城市骨架,是承托未来愿景的梦想之地。此刻,让我们一起叩响烟台机场的时间之门,踏寻40年的印记,探寻百年的想象。

始于“一条跑道”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也来到了烟台。

此前,受“没有航空港”之困的烟台,在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不能让蓝天束缚住烟台腾飞的“翅膀”,烟台要开放,必须造跑道、建民航。

1984年10月8日,烟台莱山机场正式开航,烟台民航事业正式启航。沸腾声下,蓝天之上,适逢一年中最凉爽的季节,一如烟台民航人干事创业的豪爽与豪迈,他们用一组组数字,缓缓划出一条条昂扬的“上行线”——

1987年9月,烟台莱山机场扩建;

1988年7月,烟台莱山机场复航,并相继开通烟台至广州、哈尔滨等20多条国内航线和烟台至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

1999年10月,货邮吞吐量超过1000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4年,开航20年后,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的突破;

2009年,烟台机场首次保障大型宽体飞机运行,烟台也成为全国第7个、地级市机场首个开通欧洲直达货运航班的城市。

同样,极佳的区位优势,使烟台具备了发展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物流运输、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开放环境,这为机场布局国内空网、展翼国际带来可能。

2010年,烟台成为山东省首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这一突破,为烟台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打造胶东半岛乃至整个山东通往欧美货运“桥头堡”赢取了发展先机。受益于此,烟台机场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和执行货班不断增多,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排名遥遥领先。

一条跑道,划出一个个时间节点,标注着关键的奋斗坐标。

当空港的“第一代”建设者老当益壮时,烟台机场不断突围:在“零事故”中已初步形成了“面向日韩、贯通南北、连接西北、辐射西南”的航线网络格局,并向着“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枢纽、中日韩航空货运集散地”的重要门户口岸前进。

起于“二次创业”

一直以来,烟台民航人都深谙:交通能级,决定城市发展程度和未来发展高度,也反哺交通腾飞。打造“空中黄金要道”,烟台机场需要向更快、更高、更强迈进。

2009年3月27日,备受瞩目的烟台“新机场”筹建问题,在经过六次专家论证后,由国家民航局正式做出批复,新机场将落址蓬莱潮水。

在那段万众奋勇拼搏的时间里,这昭示着,烟台机场“二次创业”启幕。烟台“新一代”民航人追寻着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接棒前行。2015年5月28日,一夜转场,烟台蓬莱机场投用。“新机场”可以满足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起降,2.6万平方米的货站,是当时山东省内机场中规模最大的。

2019年2月,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揭牌成立,烟台机场纳入集团统一运营管理。

这条“空中黄金要道”,在集团一体化管理、协同化运营的加持下“续航”: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烟台跻身全省三大干线机场行列,优化了胶东半岛的区域航空布局,不仅有利于改变烟台的交通末端地位,而且增强了烟台在全省和全国的竞争力。从“运输枢纽”迈向“价值枢纽”,“新机场”带动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产业的重新集聚、平衡。民航局在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到“鼓励地方政府在业务规模较大的机场周边规划设立临空经济区”,显然,“新机场”已不只是中转站,还是让“流量”变“留量”的超级场域。

站上“风口”,以烟台机场为“支点”,烟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三大产业,积极构建一个密切联系的临空经济区“集合体”,加快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平台功能强大、新兴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让“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蝶变升级。

兴于“再次腾飞”

有人说,修3公里的铁路或公路只能在一个区域发挥作用,但如果修3公里的跑道,就能把这个地区和世界连接起来,让天涯若比邻。这是飞机的优势,也是机场的魅力。

2024年6月28日,烟台机场二期工程转场启用,新增33个近机位、6个值机岛、72个值机柜台、32条安检通道,航站楼汇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商务展示等多种功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的发展需求。

与之相配的,是“城市候机楼”的陆续投用。黄渤海新区凯悦嘉轩城市候机楼、莱山区东方海天城市候机楼……作为“城市会客厅”和惠民工程的重要成果,城市候机楼以优质、周全的服务为城市发展、百姓出行注入强劲动能。

“魅力”何止于此。随着航空货运供给加大,烟台机场抢抓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推进“直通欧美、畅达日韩、连通东南亚”三大航线体系建设,航空物流业务蓬勃发展。

打造日韩航空货运“桥头堡”——

在高峰期,韩国航线每周执行31班,日本航线每周执行17班。韩线货运航班量和载货量均位居山东省第一。

打通东南亚空中货运桥梁——

为满足RCEP各成员国之间的互联互通需求,烟台机场利用日韩航班密度优势,打造连接东南亚和日韩的航空货运中转枢纽,有效缩短国际转国际货物运输时间。

加速全球网络布局——

相继开通烟台至意大利米兰、比利时列日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洲际货运航线,极大地拓宽了面向欧洲国家的空中运输通道,助推烟台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魅力”又何止于此。

聚焦“大物流”布局,烟台机场引进“菜鸟烟台优选仓”,打造“跨境电商集货仓库+海/空干线全链条服务”的新模式,让韩国包裹实现了订单“次日达”“隔日达”。目前,这里已“仓储”涵盖3C、美妆、服装、汽配、渔具、日用品等产品,种类数量突破4万个,2023年全年实现出口总贸易额达2.7亿美元,累计发送全球出口包裹400万个。库内包裹75%发往韩国,25%发往世界各地。

还有挪威的三文鱼、俄罗斯的帝王蟹“飞”到烟台进行中转、分流,再“飞”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还大胆探索供应链业态新模式与上下游合作,强化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联动对接,开通11年的“樱桃航班”,从单一的临时包机,到现在形成以顺丰、邮政、京东为主的航空物流运输链,开创了“互联网+樱桃”的全货机鲜果电商运输新模式。

从莱山机场到蓬莱机场、再到二期工程投用,不断扩容的背后,烟台机场始终都在解决一个问题:为城市交流和产业升级插上增值“翅膀”。

机场,可以是一座自带“磁力”的城,也可以是城市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它的开放度是城市开放度、联通度的重要展现。当一架架飞机从机场起飞,当40年的声响呼啸在耳旁,烟台机场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加速落地的新机遇,在未来致远百年的路上,继续翱翔。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常征 王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