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在1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透露了关于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增量政策。
其中,“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等有力表述,引起各方关注。如何看待这一措施?
何为增加债务额度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增加发行政府债券,来置换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这有利于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显性化”并逐步“缓释”。
“通过发行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来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以时间换空间。债务置换的过程也是降低风险的过程。”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
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近年来,财政部门持续开展推进置换地方债务工作。
数据显示,2023年,财政部安排了超过2.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2024年以来,财政部已安排了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蓝佛安说。
然而,这绝不仅仅是一项防风险的政策。
在这场发布会上,财政部将这项化债措施作为第一条增量政策进行发布,将其定义为“近年来力度最大”,并在记者问答中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凸显这一政策的重要性。
实际上,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可以直接创造需求、拉动投资,还和百行千业联系密切,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着地方营商环境。
地方政府还具备着很强的支出能力。从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来看,地方支出占比约为86%,中央支出约为14%。
因此,这更是一项为地方政府“注入活力”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一直表态较为平稳的财政部此次强势“放话”,“近年来力度最大”“一次性较大规模”等表述也充满想象空间。可以期待,一个有力度的财政增量政策即将到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