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984年建区的烟台开发区,到今年已走过40个年头。40年间,全区创新发展的大潮奔涌向前,烟台开发区科教创新区加速崛起,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总部基地建成投用,睿创微纳推出全球首款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晶圆,荣昌生物研制的“维迪西妥单抗”成为国内ADC赛道和自身免疫赛道的领跑者……在这些科技成果的“加持”下,烟台开发区建成了高端研发机构4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2%,科技创新实力实现了新跨越。
回望来时路,科技创新始终厚植在这个经济强区发展的基因中。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烟台开发区聚焦“创新型开发区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区域发展,通过构建企业、平台、人才、生态“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蹚出了一条开放式自主创新道路,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挥平台磁吸力,供给优质资源服务,绘就了一幅枝繁叶茂的创新画卷。
创新为基
高新企业拔节生长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和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位于烟台开发区的万华化学是中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标杆,也是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从一家合成革厂成长到今天的行业龙头,万华化学深谙技术创新是第一核心竞争力。
从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的MDI,到应用于3D打印材料、海底光缆等中高端制造领域的尼龙12,再到可降解塑料的“钥匙”PLA,都可以在万华化学的展厅找到身影。
目前,万华化学拥有14项全球首创技术,突破了47项“卡脖子”技术瓶颈,拥有发明专利6000余项。依托技术优势,万华正重点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电池材料业务,全力从行业“内卷”中突围,其与力高新能源共同投资建设的力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正在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将新上全自动储能电池生产线,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利税20亿元。
夹河西岸,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卷氨纶丝,烟台由此成为中国氨纶的发祥地。近40年间,泰和新材以创新为动力,先后填补了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等行业空白,成长为全球特种纤维行业龙头企业,让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
不仅有万华化学、泰和新材,烟台开发区还有正海磁材、艾睿光电、民士达特种纸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构建成几个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完备的产业链,这给了企业蓬勃发展的土壤,更容易形成上下互通、高度关联的协同创新创业链条。
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过程中,烟台开发区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支持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截至目前,烟台开发区已聚集727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2%,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人才聚集、资本赋能、服务保障”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企所“结对”
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
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10月17日,烟台开发区举行2024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并见证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开园。
烟台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沿长江路西延干道向两侧辐射、沿三亚路向两端延伸,集聚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现代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张裕国家级葡萄酒研发中心三大国际研发总部,形成约20平方公里“人”字形创新经济管廊。
作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配套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创新园圃内的研发办公区、产研孵化区、生活服务区将与科研走廊区域内现有的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遥相呼应,共同构筑更高水平科研与产业孵化体系。
这是烟台开发区搭建多层次、体系化的科创平台,赋能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搭建科创平台的过程中,烟台开发区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还规划建设了业达智谷、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等孵化载体,并在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建立孵化基地,探索“孵化在区外、转化在区内”的新模式,累计离岸孵化项目150余个,区内转化企业45个。目前,全区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17个,孵化面积5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2000多家、毕业企业600多家,其中5家企业成功上市。
聚焦烟台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开发区系统谋划了“两区两廊”,建设六大创新体系,探索开放式创新生态建设,推动全区发展由开放引领向创新开放引领迈进。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一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在烟台开发区,企业和科研院所一直是“双向奔赴”。
2021年7月,省政府批复建设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这是全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我们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定位,把产业需求作为科研导向。科研人员围绕企业需求开展项目研究。”黄渤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乔竹辉说,要让企业和科研院所能够精准“结对子”,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省实验室已经围绕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走访对接烟台企业上百家,与30余家企业及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孵化成立公司10家,推动14件专利以作价入股方式进行转化,带动产业经济投资2亿元。
在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之外,烟台开发区还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建平台和企业自己建平台,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转化科技成果230多项。截至目前,烟台开发区已经建成黄渤海实验室、哈工程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46个、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459家,集聚国家级人才174名,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奖励19项,培育上市公司1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54家,形成了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培育沃土
构筑创新驱动新高地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颗颗创新成果的种子成长为茂盛的森林,必须要有充足的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创新土壤。烟台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构建开放自由、活力包容的创新生态。
一个领军人才,能够带来一个团队、催生一个产业。对于领军人才,烟台开发区始终舍得投入、舍得给政策,在全省率先组建国际人才集团,创新推出“十全”服务举措,构建起集创业、安居、出行、服务等于一体的全要素人才支撑体系。
开发区的企业也有同样的共识,能够结合研发、制造、运营等实际需求,不遗余力地招贤纳士。万华化学已累计吸引100多名行业顶级学科带头人加入,组建起4000多人的科研队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加速集聚领军人才的同时,烟台开发区还针对高校资源匮乏、产业人才不足等瓶颈制约,加强政企协同、产研互动,引育基础性人才,夯实发展根基。从2018年开始,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烟台科教创新区,全力招引与产业高度契合的高校资源。经过6年的建设发展,已累计引进省级、国家级等高层次人才16名,集聚在校本专科生12000余名、研究生2200余名,引入博士生490余名;引建市级、省部级科创平台项目28个;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一体化科技企业孵化园区1个,集聚科研人员700余名,孵化科技企业20家。
随着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省农科院等各类高校和科创平台相继落户并投用,这里已构建起符合区域产业需求的“1+2+2+N”科教协同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针对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意愿不强、存在顾虑等问题,烟台开发区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中着重进行了激励设计,积极创新金融工具,致力做“耐心资本”。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烟台开发区在全市率先设立了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参股设立子基金13支、6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25个,获评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山东省创业投资集聚区。率先实施鲁科贷、烟科贷省市区政策联动,创新推出信保贷、扎根贷等金融政策产品。近五年,1000余家科技企业获得融资贷款超过100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全区已构建起“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科技金融扶持体系,以及“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竞相跟进”的投融资机制,多维度、多元化、全流程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从企业生产车间到科教创新区,从实验室到研究院,烟台开发区处处充盈着活力与潜力。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持续催生着这个经济强区向着创新强区、产研协作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