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台,不忘家乡

——访烟台市工商联副主席、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党支部书记刘宏玉

2024年10月28日

刘宏玉最近一直很忙,作为全国唯一的社会组织代表,他9月27日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返回烟台后,他就到烟台市内蒙古商会会员单位宣讲本次大会精神。

刘宏玉每次宣讲时都说,这份荣誉属于全体在烟台的内蒙古同乡。身为烟台市工商联副主席、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党支部书记,他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在烟台的内蒙古人,着力促进鲁蒙两地在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互动合作,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共同迈进现代化作出贡献。

据初步统计,在烟台的内蒙古人有7.35万,加上在烟台出生的后代,人数已达10万人。作为其中的一员,刘宏玉是1998年夏天来到烟台创业的。他说,烟台与内蒙古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远到栖霞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交流,近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内蒙古籍人员来烟台就业创业,交往频繁而深入。

为更好地为内蒙古老乡服务,加强鲁蒙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2005年,烟台内蒙古发展联络处注册成立。2011年,烟台市内蒙古企业发展协会成立。同时,刘宏玉牵头成立了烟台市内蒙古商会。13年来,商会坚持以“爱在烟台、不忘家乡、联络感情、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烟内蒙古人的联络联谊,促进了商会不断发展壮大。商会现有会员企业500余家,广泛团结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回族等民族在烟台的蒙古人,共同干事创业,先后获得“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四好商会”等荣誉称号。

采访中,刘宏玉说:“草原是凝固的大海,大海是流动的草原。海边的人们和草原儿女一样,都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噶活’,把在烟台的内蒙古老乡团结好,融入烟台,快乐生活。”

在烟台市各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已经成为了促进鲁蒙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草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交融交流的窗口、两地人才共荣共享的桥梁。在这十几年当中,鲁蒙两地组织干部挂职、双招双引、人才交流、文化融合、旅游资源推介、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促进鲁蒙两地更多互动,就是在促进民族大团结。”刘宏玉说。烟台市内蒙古商会自成立以来,就确定以打造“百年商会、百强商会”为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商会工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至今,已经打造了烟台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园、开创互联网产业孵化园、光电产业孵化园、烟台智能智造产业加速器、烟台杏罘医养产业基地和富添源康养产业园等6个园区,累计注册企业超过400家,入驻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技术311项,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7家,累计协助企业申请各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0余份,承办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节能环保园区和开创互联网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荣誉称号。

烟台市内蒙古商会每年组织开展鲁蒙两地间的经济交流活动,助力鲁蒙两地经济互嵌发展。先后推动建成了烟台振华集团在呼和浩特市中心地段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10亿元落户呼和浩特市的圆速蒙泰新能源车超级底盘项目;助力注册1.24亿元的安泰丰源环保集团从省外把总部迁入呼和浩特市;招引投资2亿元的武汉理工大学碳纤维新能源加热设备的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呼和浩特市;会同广东省内蒙古商会兴办了包头市绿色科技产业园,目前正推动碳化硅新材料、大宗固废资源化应用等5个项目陆续落地内蒙古;开创互联网孵化园区交通、教育、水利等互联网+项目,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赤峰等城市落地;富添源康养产业园的文冠果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拟在包头开发种植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园区会同孵化的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技术,目前正在对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等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调研,拟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内蒙古的盐碱地下水综合利用,以推进缓减工业缺水、盐碱地改良、乡村振兴等工作。

此外,烟台内蒙古商会会员创办的杏罘医养集团有限公司,正与内蒙古各地合作,开展医养结合养老,阿拉善盟已挂牌为内蒙古首家康养旅居烟台基地。杏罘医养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拥有9个全资控股子公司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康复医院+养老院+走进千家万户的“两院万家”模式,是中国康复医学会授牌的康养结合基地。

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在促进两地文旅交流,构筑共有精神乐土方面也成绩斐然。

自2011年以来,连续承办了15场次内蒙古文艺演出团体在烟台的演出活动;承办了呼和浩特市文旅局来烟台举行的旅游推介大会和烟台市文旅局走进内蒙古的旅游推介等活动;举办了“烟台市首届草原文化节”,邀请内蒙古乌兰牧骑来到烟台演出;成立了商会乌兰牧骑文艺小分队,参与各类慰问、社区公益演出近百场;推动烟台市旅游局与呼和浩特市旅游局签订了两地旅游框架协议;促进了烟台市与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友好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创新思路积极做好人才工作。首先,建立大学生人才库。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烟台各高等院校就读的内蒙古籍大学生约24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23%。为了帮助内蒙古籍大学生及时就业,商会团委成立了“内蒙古籍大学生人才库”,面向临毕业学生,积极推荐对口实习单位。此外,商会配合做好烟台与呼和浩特两市近100名科处级干部相互挂职的服务工作,推动了鲁蒙两地的人才交流。另外,组建了人才工作站和驻山东各地招商引智联络处,形成了合作常态化交流机制。

刘宏玉说,烟台市内蒙古商会是烟台市唯一的来自民族地区的异地商会,不但有联通鲁蒙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使命,更有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自成立以来,商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大力开展公益活动,打造民族团结和谐家园。

疫情期间,商会积极发起募捐活动,为烟台和家乡两地捐款捐物累计近100万元;为家乡34名贫困高中生进行一对一帮扶,直至大学毕业,累计捐款61.2万元;帮助蒙古族同乡在烟台3天内销售8万斤滞留西瓜;帮助因煤气罐爆炸烧伤的同乡募集捐款6万余元及后续全部治疗费用;帮助打工子弟学校捐款20余万元,购买多媒体设备等;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商会团委结合青年群体青春活泼的特点,成立了草原雄鹰俱乐部,定期开展“五四”论坛、登山、歌咏、羽毛球、诗歌创作等活动,累计达900多场。

回顾10多年以来的工作,刘宏玉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商会工作,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要集成创新、抱团发展。今后,要以加大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抓手,把烟台市内蒙古商会办得更好,促进鲁蒙两地民族团结发展。

YMG全媒体记者 夏靖尧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