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出行越来越便捷,路网更发达,道路更通畅;
幸福,是就医更方便,医疗保障越来越完善;
幸福,是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尽享休闲生活;
……
生活在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居民,无疑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源于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更源于这些小确幸早已浸润到日常生活中。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今年以来,该区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用实际行动书写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推动新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城市路网越来越完善 用心守护供暖温度
走进福莱山街道凤台小区,曾经开裂破损的沥青路面和缺失老化的局部道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整洁平坦的道路。
今年,凤台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主要进行出入口拓宽、破损路面修补、旧道板更新等,目前已基本施工完毕。“小区的整体面貌提升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小区居民纷纷表示。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达4600万元,涉及凤台、宁海、夹河苑、静海等8个小区,惠及居民11170户。
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的,是路网的进一步完善。记者从烟台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获悉,今年,该区新开续建道路工程共34项,其中,柳林河西路、芝樱路、大连大街等15条道路已完工,其余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城市路网越来越完善。汉江路、G—8规划路已经完工通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北侧规划路、大连大街等配套道路,为周边学校、小区、企业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打通天水路、重庆大街2条断头路,城市循环更加通畅。杭州大街天桥建成投用,实现北京路路口人车分流,极大地提升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便捷性。
百姓出行有保障,家里的温暖也有人护航。供暖季来临,业达热电集团工作人员正在密切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调整,扎实做好各项供热准备工作,确保“暖流”如期入户,让用户温暖过冬。
用心用情守护供暖民生温度,黄渤海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接纳万华化学—河海综合智慧能源输送的400MW工业余热负荷,为用户提供安全、清洁、稳定的热能。成立采暖季“供热调度指挥中心”,科学调配各热源供热负荷;持续开发建设智慧供热管理系统,重点开发智慧供热平台的负荷预测功能,进一步实现供热精细化调控。此外,还放大“暖万家”服务品牌效应,优化“网格入户”服务模式,重点针对居民楼边角用户、孤岛用户以及家中不热的用户,创新开展“轮巡问暖”专项活动等,真正将供暖民生工程办成一项暖心工程。
特色活动轮番登场 丰富居民日常生活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以文惠民,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7月19日晚,“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2024烟台黄渤海新区“艺术点亮乡村”暨“一村一场戏”惠民展演活动在大季家芦洋村法治广场上拉开帷幕。来自声乐团和话剧团的30多名专业演员,用舞蹈、歌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讴歌赞美新时代,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生活美好、感叹时代发展。
丰富群众生活,提高文化供给。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举行了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2024烟台金沙滩文化旅游节、2024烟台市民文化艺术季、八角湾读书会等特色活动,给百姓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享受。
城市书房,为全民阅读掌灯。黄渤海新区已经建成6个城市书房,数量居全市第一。今年9月份,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公布城市书房名单及星级评定结果的通知》,33号书院被评为“五星级城市书房”,无涯咖啡书屋、新时代城市书房、静海大酒店分馆、亚东柒号城市书房被评为“三星级城市书房”。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给居民带来看得见的文化生活便利。黄渤海新区图书馆打造了总馆、分馆(城市书房)、流动图书服务站、书香联盟等多方位一体的全民阅读格局。目前已建成3个街道分馆、6处城市书房,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在全区设立“一张书桌”“书香联盟”、便民阅读空间等60多处,实现了“图书在市民身边,市民在图书里边”,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就近阅读的需求;规划了一条覆盖城乡的流动服务车路线图,服务范围覆盖全区所有镇街,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精神生活加油,黄渤海新区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全域化,用一个个文化“加油站”、一场场文化惠民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乐享公共文化生活。目前,4个镇街和119个村居(社区)都建有省级标准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站。今年以来,举办了不同主题文化惠民活动200多场次。此外,还创新开展戏曲进景区、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让新区居民尽享一场场文化盛宴。
文化润人心,体育健体魄。今年,黄渤海新区举行了2024烟台金沙滩星空马拉松、国际武术节等一系列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医疗资源配置更均衡 就业门路愈加宽广
仲秋时节,位于拉萨大街的大季家医院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开展院区配套、园林绿化等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外墙施工,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精装修已完成85%,机电安装完成90%,预计2025年竣工投用。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为黄渤海新区人民健康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
医疗是民生之需,是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医疗硬件设施在升级。目前,潮水医院新建院区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八角湾国际医院已初见规模,建成后,烟台西部医疗资源将会得到极大补给,充分满足市民对高端医疗的需求。
优质诊疗服务在拓宽。今年,黄渤海新区选派业达医院12名优秀医护人员分别到潮水等5个基层卫生院任业务院长、日常值诊,开展手术合作、查房、学术讲座等帮扶活动。帮扶团队还和基层医护人员一道,开展爱心义诊、健康宣教和巡回诊疗等活动。截至10月初,累计组织开展6场帮扶活动,惠及居民1400余人。
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在提高。今年,黄渤海新区共有46万余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自10月1日起,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保持不变;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7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保持不变。
如果说医疗解决的是看病的急难愁盼问题,那就业聚焦的就是“饭碗”问题,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政策投入力度,千方百计稳岗扩岗保就业,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在人才引进、扶持培养、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创新突破,全力推动就业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就业生态。黄渤海新区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应届毕业生、青年技能人才等群体先后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场招聘活动,发动辖区152家企业参与“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提供青年人才暨技能人才需求计划1957个,加快落实企业引才补贴等政策,持续壮大青年人才规模。截至9月底,城镇新增就业21869人,其中引进大学生8050人;发放三批青年人才补贴,共计12459.8万元。
在稳岗拓岗、搭建平台之外,黄渤海新区还聚焦就业困难群体,从多领域强化服务供给,打造促进就业新矩阵。一方面,持续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宝妈、大龄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创新性在零工市场内创设零工微工厂区域,为市场内候工等活零工及周边社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工作时间灵活、随到随干的手工活。今年前9个月,该区失业人员再就业711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35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428个,截至8月上旬,428名上岗人员已全部安置到位。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在新区这片土地上,民生保障的“底色”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越来越足。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