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孙超群
2023年以来,线下演唱会经济开始回春,逐渐达到新的高峰。国内演唱会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复苏,“演唱会经济”随之成为网络热词。除去可观的门票收入,伴随演唱会而产生的交通、食宿等收入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举办地的热度、知名度也不断攀升,有了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得以持续释放城市魅力,获得“出圈”的机会。同时,演唱会、音乐节的下沉效应凸显,在三四线城市举办的比例攀升,成为拉动跨城观演和促进地方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举办大型演出是机遇,更是对城市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的挑战。从2023年开始,烟台陆续举办过黄渤海迷笛音乐节、养马岛迷笛音乐节、华晨宇日出演唱会、张信哲演唱会、养马岛太合音乐节、音雄联盟超级演唱会、新青年音乐节等多次大型演出活动,吸引了大量歌迷、游客齐聚烟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抓住机遇,做强演唱会经济,持续推动城市火爆出圈,成为摆在烟台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歌迷的观影旅游体验。一是多部门联动配合。场馆机构、文旅、公安、监管、环卫等部门,以及安保单位和志愿者组织应加强联动、形成合力,从衣食住行等全方面保障消费者的体验感。场馆机构利用移动应用和VR技术提升音频系统、舞美设计,完善场地配置改造、防爆清查等前期工作,结合观演实际需求,增设清晰的指示标识、免费直饮水等特色观演服务,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优质体验。完善演艺、赛事、展会等主要场馆周边的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保障,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获得感。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示范作用。餐饮行业要在保证服务的同时,自觉控价,不随意涨价。导游协会抽调优秀导游、志愿者在关键点位设立演唱会咨询专席,解答演唱会门票信息、周边旅游咨询、公交线路、停车场及交通管制等问题,推介烟台景区景点、物产、非遗、民俗等自然人文风情。鼓励航空公司、旅游景区、餐饮业和酒店民宿主动让利给广大歌迷和游客,以暖心举措赢得良好口碑,推动烟台城市出圈。
延长演唱会效应,将热度持续下去。即便是拿下刘德华、周杰伦等头部明星的演唱会,演出的时间也只有几天,而举办地的共同诉求是将狂欢、激情、感动等情绪持续得久一些,将消费后劲尽可能拉长。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演唱会项目招引力度。鼓励机构场馆积极对接歌手、演出机构、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掌握在烟演唱会、音乐节的意向和需求,持续引进明星、歌手的演唱会。搭建演唱会投资项目平台(如摩登天空、滚石唱片等),鼓励投资者参与演唱会相关项目的投资。形成月月开演唱会、月月有衔接的状态,老中青三代歌手轮番上台,满足不同群体的观演需求。另一方面,出台演唱会利好政策。借鉴杭州、广州、海南等地出台的推进演唱会市场发展、繁荣演出市场的相关政策经验,谋划出台演唱会专项扶持政策,对积极引进国内一流演唱会、招徕外地观众达到一定规模的演唱会给予一次性补贴。多向发力,推动烟台持续发热出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推出“演唱会+旅游”线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一是鼓励旅行社针对演唱会观众进行线路定制,挖掘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体验项目,多以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City walk等出行方式设计短途旅游线路。针对性地策划艺人“打卡”烟台活动,推出更多的烟台美食和烟台美景体验游线路,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迷“跟着演唱会游烟台”。例如推动明星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烟台City walk线路(朝阳街、所城里、滨海路等),引导粉丝了解烟台的历史、传统工艺和故事,鼓励粉丝分享他们的体验,形成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二是推出演唱会消费优惠举措,联动景区景点、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老字号及特色餐饮、夜市、商圈等板块,策划开展凭演唱会门票消费免减、折扣优惠、宠粉服务、景区优惠、旅游打卡等主题折扣活动,将演唱会人流延伸至旅游景点、酒店、餐饮、购物等整条文旅消费链,带动和延伸演唱会消费热潮,使其释放更多溢出效应。
将音乐与烟台城市形象相结合,形成固化印象。扩大演唱会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将演唱会的热度在互联网上裂变传播,为城市发展带来长尾效应。利用明星吸睛效应提升城市美誉度、影响力,采取直播、短视频等媒体平台营销、景区景点展出、系列报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省内外游客推介“到烟台看演唱会”。今年“五一”的“华晨宇日出演唱会”被媒体、网友转发、评论时,各地文旅部门反应灵敏,纷纷展示各自的“最美日出”风景,烟台文旅部门也适时向其他地方文旅部门发出共享“华晨宇演唱会”的口号,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增强持续效应,应每年举办海边日出音乐节,将“最美海上日出演唱会、音乐节”与烟台城市形象紧密结合,在歌迷和游客心中形成固定印象,成为烟台城市形象的新标签。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