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林新忠
像明浩兄这么执着的人,我没怎么看到过。从20岁出头到现在,4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功不唐捐,于工作之余出版了《栖霞风物》《胶东风流》《跨世纪的思索》《神仙丘处机》等7部专著。他致力于探究社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潜心研究、埋头苦干,写下了30多篇前瞻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有的论文被报送中央领导参阅。这对于一位普通基层干部来说实是难能可贵,令人难以望其项背。2022年10月退休后,明浩兄萌生了整理所存资料集结成集、为前半生做一个小结和交代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岁月留痕》一书的诞生。一位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依然有这样一种干劲和激情,实为不易。他说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要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有幸提前阅读了《岁月留痕》的初稿。读毕之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没想到呀,明浩兄身上竟珍藏着这么多的“资源”和“宝藏”。《岁月留痕》洋洋洒洒50多万字,有《探索集》《人物集》《自励集》《怀乡集》《序跋集》《鼓吹集》《书信集》《资料集》等8个部分。其中有作者之前没能收入集子的旧作,也有资料和史料的收存,目的是为今后研究栖霞地域文化和明浩学术思想提供重要的资料。《鼓吹集》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明浩兄说,这一部分大多是之前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他事迹的材料,其中也有我为他写的一些文章。他说,收集起来是对社会和当初采访宣传他的朋友的一个交代,对自己也是一个存念。起名“鼓吹”,虽有点调侃的意思,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更能看出他重视史料、收存史料的学术精神。
《书信集》收集了几十封师长、同学朋友及文友的信件,全部为来信。没有收录他写的信,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他所写之信本来就没有留下底稿。这些信的内容有文友和仰慕者遇到人生问题时求其解疑释惑的,也有同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切磋,还有长者或领导对他的鼓励指导。有两封信值得一提,一是原烟台市文化局高读成局长的来信,二是时任省社科院副所长的董建才的来信。这两封信都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30多岁的明浩兄在全省社科研究方面已崭露头角,省社科院和烟台市文化局的领导爱惜人才,欲调其到更重要的岗位发挥其特长,以人尽其才。但出乎所有人意料,明浩不为所动,还是留在了家乡栖霞。谈起这个问题,他说出了心里话:一是栖霞组织部门的领导善意留他,不舍得这样的人才流失;二是父亲执意留他,他自己也舍不得生他养他的家乡。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家乡这块热土。若离开了这块土地,可能就写不出这样的作品。在我看来,假如明浩兄不是这样选择,作为“全国自学成才者”和“山东省十大优秀自学者标兵”,以他的学识和才智,如今的他应该是站在大学讲坛上,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他甚至会走出山东,站在全国更高的领奖台上。
《资料集》则是明浩兄多年来获得的荣誉、发表的作品、获得的头衔的一个索引式备忘录。特别是他撰写的论文、报告文学等发表于何时、何刊,这里一一写明,算起来见诸报端的有三四百篇,获奖达50余次。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没有人知道这些凝聚着他心血的论著、文章究竟是怎样写出来的,是什么时间写出来的。曾担任过镇长、部长、局长的明浩兄,平日要处理大量的业务工作,哪来的时间和精力书写这些有着探索精神和前瞻意识的著述?其实,他的时间都是一点一滴挤出来的。明浩兄曾说,这40多年来,他几乎从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几十年来的上万个夜晚,都是一张书桌、一盏台灯陪他度过的。他与读书写作相伴,从没有停止过探索和追求,才有了今天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令我等望尘莫及。“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明浩兄读书不仅仅是医愚,更是开视野长才智。明浩兄好书、好读书、好藏书,他的家庭曾被评为“烟台十佳藏书家庭”“齐鲁书香之家”和“全国书香之家”。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书桌书柜、床头客厅随处可见书,无处不有书。他在中医药学校读书时,每月只有10元的生活费,他都要挤出一点钱来买书。参加工作后,工资只有四五十元,他却买了近千册书。在一般人看来,他就是一个“书痴”。但就是这样一个“书痴”,靠着那么一股子钻劲和韧劲,在苦读中一步一步走出一个有为青年的成功之路。
明浩兄大我3岁,一直是我尊重的兄长。我与他相识二三十年,其间在工作上也有过交集。上世纪90年代初,他离开团县委去县委组织部工作,不久我调入团县委,虽没共事,但他留下来的大量资料却为我们后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再后来,我去栖霞市委宣传部工作,巧合的是多年之后,他也去宣传部担任领导,并直接分管我。这段时间虽不长,只有一年多时间,却是我们接触最为紧密、最为频繁的时期。平时除了工作,我们交谈最多的还是读书与写作。那时我刚从新闻转为文教工作,从原来的快节奏突然慢下来,有点不适应。此时,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关注民间文化,组织民间文化普查,撰写调研报告,这些都为我从事和指导栖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及撰写《栖霞民间故事》打下了基础。从这个层面来讲,称明浩兄为我的导师亦不为过。正是在他的影响之下,我开始在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挖掘整理方面有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与明浩兄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那就是我们是同乡。我们两个村子相距20多里,从小我们都在农村过苦日子长大,对乡村有着同样的感受和感情。为此,我特别喜欢他的《怀乡集》,他晚上划着火柴去看电影、在自留地里种试验田、挽上担杖钩挑水,还有捉山蝎、搂松毛、放鞭炮的经历,与我的童年如出一辙。这一部分在《岁月留痕》中文学成分最高、感情分量最重。它不但彰显出一个农家子弟骨子中重情义、重孝道的朴素情怀,还体现出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
我非常欣赏明浩兄的一段话:“人生是短暂的、渺小的,然而只有不懈地追求,对人类作出贡献才是永恒、伟大和光荣的。人生的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因为终点是死亡,没有谁是为了寻找死亡而活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在完成生命形态的同时,穷究着生命本身的全部意义。”最后用明浩兄的这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让我们“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腾起一轮信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