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罗湘 肖磊 摄影报道
提起莱阳,一定会想到梨。
如何做好梨文章?莱阳市把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全力推进莱阳梨产业振兴和增收带富工程,高标准建设“梨满田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示范区位于照旺庄镇,总面积21.6平方公里,涵盖西陶漳等11个行政村,规划布局“一心、三区、一廊”,打造以种植为基础、加工为支撑、文旅为引擎的三产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心”赋能即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以“六He赋能”为引领,搭建数智运营指挥、新质发展孵化、宣传展销交流、便民综合服务、重要农遗保护等五大平台,全链条赋能莱阳梨产业迈向百亿级,将莱阳梨产业真正发展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产业、乡村振兴莱阳样板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争创梨博园4A级农旅景区,年吸引游客突破百万人,区内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中国梨乡”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三区”承载即特色梨种植区、高效蔬菜种植区、特色产业加工区。特色梨种植区统一推广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物联网一体化设备,推广成熟早、品质优的新品种,试验示范数字孪生、病虫害AI识别、区块链溯源等智慧果园系统,高标准打造莱阳慈梨示范园7300亩、秋月梨900亩,以大数据赋能农业智能化发展。高效蔬菜种植区大力推进标准化蔬菜基地、蔬菜专业村建设,壮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矩阵,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8家,成功打造标准化蔬菜基地7500亩,各类蔬菜大棚1715个,压茬种植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2.8万亩,总产量1.26亿公斤,畅通高端营销渠道,年销售收入达8.8亿元。特色产业加工区培育规上食品深加工企业6家,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发挥莱阳梨“药食同源”优势,不断丰富深加工产品谱系,“吃干榨净”产业链条多重价值,打造现代化果蔬产业供应链。
“一廊”串联即莱阳梨滨河景观长廊,深挖莱阳古梨树群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以清水河为轴线,串联梨乡风情旅游区、富水河畔古梨树群重要节点,升级改造旅游设施,全面提升入镇门面景观和旅游区承载能力。结合非遗文化,招募手工匠人打造梨花茶、梨木雕、梨吉祥物等一批“烟台好礼·莱阳手造”文化IP产品,开发梨主题周边产品,建设独具梨乡风情的文化旅游廊道。先后承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2023丰收歌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等国家级活动10余场,以梨为媒、以节联姻,成功打造出“遇见梨乡”特色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