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要再接再厉,持续推进绿色建设,打造仙境烟台。
提高“覆盖率”,持续提升绿化质量。结合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生态需求,加强统筹,精准规划适宜绿化区域。在荒山荒滩等闲置地带,科学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在公路沿线,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绿化。在河流两岸,打造独具烟台特色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在滨海区域,打造和谐共生的沿海防护林或滨海植物群落。在残次林带,改善树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
聚焦“精品化”,打造城市绿色空间。推进“绿化补弱、重点提升”工程,打造散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绿色驿站”。把城区道路打造成“绿色纽带”,把关键节点、大型公园打造成“城市绿心”,把小范围零散空地打造成“绿色岛屿”,把老旧小区打造成“绿色家园”,为市民提供更自在的生活休闲场所。
提升“热力值”,吸引社会广泛参与。深入学校社区、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国土绿化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创新绿色发展机制,设立生态基金,推广绿色信贷、减税降费等政策,支持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绿化行动,鼓励以捐赠、投资等形式为绿化项目提供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绿化项目中。
(单位及职务:九三学社烟台市委会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