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上接第一版)海洋经济量质齐升。国家级海洋牧场达到22处,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规模化养殖三文鱼首次批量投放市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首艘电动汽车专用海上运输船交付运营,全国最大风电叶片检测实验中心、日产14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投运,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
(四)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方向,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推出20项政策措施和152项支持事项,为我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清洁能源规模持续扩容。招远核电一期、烟威特高压获批核准,国电投核能总部运营中心封顶,全国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入市运营,全国首个近海桩基固定式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和半岛北龙口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拉开框架,400万千瓦清洁能源项目集中建设。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700万千瓦,稳居全省首位。绿色发展动能加速壮大。芝罘、福山分别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龙口、招远、蓬莱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海阳核能供暖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新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7家、绿色园区3个。新增零碳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850万平方米。新建充电桩1万个,乡村直流快充站实现“乡乡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投用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三期,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揭牌。实施精准造林5095亩。黄渤海海岸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入选国家示范工程,治理废弃矿山260处。栖霞入选“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昆嵛山获评“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五)树牢“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全市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分区规划高质量编制完成。“三城联创”取得实效。夹河·幸福新城建设全面展开,中电智谷、万马产业港一期主体封顶。崆峒胜境、海上世界、朝阳所城、滨海一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改造老旧小区351个,惠及群众9.7万户。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400万平方米。出台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列措施,启动建设35个高品质住宅,实施20个城中村改造,保交楼任务全部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到97%。城市治理更加有序。治理违法建设20.6万平方米,改扩建地下管网810公里,新建城市综合服务驿站10处。建成城市大脑,建立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全面应用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基本取消基层常态化数据报表。全域推进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实体化运行小区党群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服务。交通路网不断优化。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启动建设,荣乌高速烟蓬段扩建工程过半,山海快速路南段一期通车,新改建市政道路150条。现代水网加快构建。老岚水库蓄水试运行。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5条,治理骨干河道140公里,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350公里,4400个村庄实现规模化供水。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总产38.3亿斤。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2个、和美乡村42个,实施“千村共富”产业项目36个。莱山入选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区,莱阳获评国家级预制菜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改造清洁取暖4700户、危房704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150公里,莱高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优质幼儿园占比达到75%,乡村中小学强校扩优全覆盖。建成3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首批新生入学,烟台大学新增3个博士点,滨州医学院申报山东医药大学进入程序。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5个区市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70%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在职、退休职工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5000元、60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69元、872元。投运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新增护理型床位1480张、托位5090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109套,为1.1万户群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909万元。文旅体育出圈出彩。蓬莱阁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乡情烟台·寻根之旅”入选全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夏日消费季、演唱会、音乐节、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红酒海岸艺术展演、马拉松等100多场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烟台以真诚与美好赢得了全国游客的口碑。烟台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勇夺1金、1银、2铜,奖牌总数平历史最好成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金融风险防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反电诈、禁毒等工作扎实推进,平安烟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七)恪守“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本色,提升政府工作质效。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出台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意见,开展“奋进万亿新征程,机关制度建设年”活动,表彰执行力先锋标兵、羚羊奖集体,激励广大干部真抓实干、唯旗是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13项,制定地方性法规3部、政府规章2部,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52件、政协提案544件。建立健全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狠抓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海防等工作扎实推进。市红十字会在全国地级市透明度指数评价中连续两年荣登榜首。对口支援、东西协作、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气象地震、史志档案、机关事务、网络舆情、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残疾人、侨务、仲裁、打私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一年,烟台奋进的步伐铿锵有力,发展的硕果振奋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驻烟机构,向驻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烟台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国际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消费释放不足,稳外贸外资压力较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柱,“四链”融合不够紧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民生保障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风险防范化解任务艰巨。部分干部执行力有待增强,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烟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持续增强“城市生长力”,奋力开创烟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贸外资稳量提质,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各位代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建功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改革开放创新中“当先锋”。传承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风尚,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深化改革的脚步永不停歇,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惯性思维和体制障碍,强化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推出一批先行示范举措,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烟台经验。扩大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树立全球视野、服务国家大局,提升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能级,以烟台—大连“双城联动”衔接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以建设跨海中欧班列嵌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以打造全国对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融入RCEP贸易圈,建设链接东北亚、联通东三省、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创新创造的活力要充分迸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水平打造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等平台载体,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广纳天下英才,让创新成为烟台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要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树标杆”。深入落实省政府《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聚力搭建高能级合作平台,争取中国(山东)—中东欧国家绿色发展合作中心落地,办好2025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起成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继续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出“烟台声音”、提供“烟台方案”。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建设核电、风电、海上光伏、LNG“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突破发展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国家级绿电产业园;加快崛起夹河·幸福新城,打造全国“四好”城区样板;推动东方航天港做大做强,争创国家商业航天海上发射基地。聚力塑造高品质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北方最美生态城市。
我们要扛牢万亿级城市的担当,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挑大梁”。夯实全国第一方阵发展地位,增强全省“三核”城市引领力,制定好“十五五”规划,持续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牢牢把握中央“五个必须统筹”重要关系和省委“六个注重”、市委“六个聚势发力”工作要求,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打造万亿级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升级千亿级传统优势产业,裂变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塑强数字经济新引擎,使烟台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真心实意服务企业,把企业发展的难点作为改进服务的重点,深化产业链服务推进工作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广大企业在烟台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我们要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推动共同富裕中“走在前”。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完善生育政策体系,提高养老托育服务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实施全民美育工程,改进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施好18项重点民生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各位代表!烟台正处在蓄势勃发、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省委、省政府对烟台发展寄予厚望、给予全力支持,赋予烟台“三核引领”地位和打造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定位,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必须只争朝夕、不负重托,以坚实的步伐奋进万亿新征程,大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2025年重点工作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方位扩内需稳外需,促进经济发展进中提质。
大力提振消费。开展“一路山海·烟台购”消费促进年活动,深入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激活新型消费,实施电商“百企千品”培育工程,提升数智、绿色等融合消费水平,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鼓励演唱演艺、国潮风尚、电子竞技等新业态。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统筹串联全市文旅资源,集中打造“仙境海岸游”城市核心文旅品牌,策划推出岛链游、山海游、垂钓游、“微醺”游、古城游、工业游、研学游、冰雪游、乡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发挥市葡萄酒文旅产业联盟作用,办好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培育15处工业旅游示范地,推动崆峒胜境八仙街试运行、朝阳所城全域开放,争创蓬莱(金沙滩)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
提高投资效益。实施总投资1.3万亿元的351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0亿元。着力推进4个千亿级、32个百亿级、266个十亿级重大项目,持续构建“千亿领航、百亿支撑、十亿带动”的项目建设格局。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推行重点项目服务专员保障制度,健全财金联动机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支持范围,常态化遴选优质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深入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以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好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定对外贸易。实施“双百”企业培强工程,组织20场市场开拓活动,巩固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扩大原油、石脑油进口和二手车出口规模。实施新业态跃升工程,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模式,培育智能机械、绿色船舶、风电装备等新增长点,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实施贸易便利化提升工程,用好入境免签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畅通日韩国际快线,稳定增发中欧班列,建设智慧口岸。今年是党领导下第一个人民海关烟台海关建关80周年,我们要深化关地协同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设矿产品保税混配综合服务平台,争取保税混金混银业务全国“首创、首单、首试”,树立关地合作的典范。
培强经营主体。全面落实助企惠企政策,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鼓励领军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普惠支持,新增“四上”企业450家、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160家。企业强则烟台强,我们要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发展,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支持广大企业扎根烟台、走向世界,实现企业与城市双向奔赴、一起成长、共同出彩!
(二)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培育计划,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壮大绿色石化产业,开建裕龙5号岛,延伸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产业链,加快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二期建设,投产万华乙烯二期、汉高鲲鹏工厂。升级汽车产业,支持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稳健发展,推动潍柴—比亚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二期建设,投产创明圆柱锂电池一期。扩能高端装备产业,建设环渤海绿色低碳高端智造产业园、东方海缆北方产业基地、上海锅炉厂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支持有色及贵金属、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势。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推进荣昌新药产业化、佰鸿干细胞等项目,启动建设综保蓝色药港,完成IVD医疗器械产业园、国药医药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崛起航空航天产业,推进东方航天港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打造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基地、固体火箭动力总装基地,加快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建设,推进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应用,争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试点任务,构建从火箭发射到卫星数据应用全链生态。培育清洁能源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做强海上风电国际母港、氢能核心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高标准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10个未来产业加速园,新增“四首”产品35项以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率先突破前沿材料、生命科学、先进装备等高成长型产业,孵化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高潜力型产业,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突破行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培强产业载体,建成海上世界金融创新试验区,投用工业设计小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做强莱阳胶东智慧物流港、福山黄渤海国际陆港、莱州胶东综合物流产业园,打造10个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壮大骨干企业,建立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开展服务业百企培育行动,培强服务业创新中心,力争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200家。优化发展环境,盘活存量商办用房,招引行业头部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打造一批专业特色商务楼宇。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提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能力。突破发展高水平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实施新基建优化提升行动,建设城市算力中心,构建全市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京东方全球高端显示材料研究院,推动光电传感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集聚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实施20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新增5家省级智能工厂,打造“产业大脑+晨星工厂”应用场景20个以上。支持莱山开展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快数据价值化。实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和数据资产入表,培育5家数据要素领军企业,打造10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20个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激活数据资源价值。
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坚持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逐链配置资源要素,做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生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有集中度、骨干企业有附加值和竞争力。做强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集聚国家级科创平台和院士专家,布局公共服务平台,三年内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1项以上,打造“中国微纳谷”。做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聚合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南航科创智谷等平台资源,布局众创空间、创新园圃,投运国家智能商用车质量检验检测认证基地,打造新材料研发总部基地、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做强蓝色药谷生命岛,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免疫力经济,推动免疫学院士工作站落地,建设医用电子加速器,布局基因编辑、未来食品等中试平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集聚。开展金融支持蓝绿融合发展创新实践,支持企业上市,壮大耐心资本,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全过程绩效评价机制。支持烟台银行系统化改革,分类实施地方法人银行改革化险工作。统筹推进科技、农村、民生等领域改革,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和省级试点。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强高水平开放平台,支持黄渤海新区在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当先锋,支持烟台高新区开辟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路径。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5个以上。推动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争取非保税货物进出区便利监管试点。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容提质工程,促进园区整合优化、培强主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进“投贸联动”,规范引导企业“出海”,探索创新飞地、异地孵化等方式,建设一批双向合作园区。加强侨务工作,用好国际友城资源,建设中芬国际合作中心,打造对接北欧合作示范城市。深入开展“投资烟台”行动,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提升基金招商、链式招商等成效,争取引进过千万美元项目30个以上。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叫响“烟必行”品牌。聚焦“民事无忧·乐享烟台”,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24个“一件事”应用场景,国家及省定“一件事”能办率达到100%。聚焦“企事有解·宜业烟台”,升级“政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数字联合检查平台,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聚焦“政事高效· 亲清烟台”,打造智慧集成的现代政务综合体,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利。
(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深化与知名高校合作,推动山东大学研究院落地,支持驻烟高校升格提质、优化拓展空间布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支持烟台职业学院“双高校”建设,创建5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新改扩建中小学13所,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支持幼儿园招收3岁以下幼儿,优质幼儿园占比提升至80%。为101所农村小学配备3.4万套午休座椅,守护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打造高水平科创高地。加快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实质化运作,以加强与日本关西地区科技合作为牵引,启动建设中日韩创新合作研究网络,布局10个国内联动枢纽和日韩合作节点,开展一批科技合作示范项目。实施科技创新“三个一百”行动,组建科创母基金,开展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全面推进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2个省实验室转化成果10项以上,争设先进核能技术省实验室,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0家以上。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支持链主企业领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省技术创新项目120项以上,争取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以上。
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实施新时代烟台市高端人才引育“双百计划”,新引育100个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建设省人才集聚节点城市。开展“技能兴烟”行动,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名以上。办好烟台人才节,引进500名博士、6000名硕士、6万名大学生。落实省实验室与中小企业共引共用人才机制,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强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工匠人才等重点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在烟台尽展其才、尽显其能。
(五)着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加快园区和企业绿色循环化改造,支持企业使用绿电生产,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发挥上海环交所烟台双碳中心作用,探索建立碳足迹管理、碳普惠交易体系。推动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加快起势,开工建设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探索建设分散式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构建局域新型电力系统,争创国家级园区。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煤电节能改造,建设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关停退出小煤电机组20万千瓦以上。加快建设海阳核电二期,开建招远核电一期,争取海阳核电三期、莱阳核电一期获批,辛安核电一期具备核准条件。推进半岛北2个海上风电场建设,打造莱州、牟平区域性储能中心,投产力华综合储能基地,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投用三大LNG项目,打造北方最大LNG供应储运基地。
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施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改造禁燃区内清洁取暖8600户。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统筹推进“两区”建设,实施58个重点水网项目,开建南泗庄水库,深化县域“母亲河”全流域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率达到60%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建设“无废城市”,新增绿色矿山16个,打造生态农场15家。支持栖霞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支持昆嵛山创建全国一流自然保护区。
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核能、工业余热供暖和燃煤锅炉清洁替代,新增零碳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建设模式,大力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新增绿色建筑85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宾馆、停车场等新设汽车充电桩5000个。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中国样板。着力建设绿色之岛,在长岛周边海域选址建设海上风电场,启动5个光伏示范项目,实现清洁取暖应改尽改。实施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百箱千排万笼”计划,争取养殖产量突破15万吨。着力建设美丽之岛,整体开发长岛庙岛,创建国家公园、5A级旅游景区。着力建设安全之岛,实施护岸和防潮堤工程,构建岛屿应急救援体系。着力建设幸福之岛,探索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党建引领物业海岛模式,搭建零碳社区、零碳医院等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共同富裕海岛先行区。
各位代表!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识。烟台正以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为载体,牵头发起成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携手各方加强岛屿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互鉴,共同推进岛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探索实践、作出烟台更大贡献!
(六)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大力推进“以港兴海”。实施新一轮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开建龙口港件杂货泊位,加快芝罘湾港区大宗干散货转港经营,推动西港区3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和蓬莱东港区陆岛交通码头前期工作。推进莱州港疏港铁路建设,争取开通海铁联运“一带一路”跨海中欧班列。突破发展港航服务业,建设烟台港供应链服务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壮大货运代理、船舶租赁、供应链金融等临港产业,拓展邮轮旅游等高端业态,加强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打造环渤海中心港。
大力推进“产业强海”。壮大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建设蓬莱海工产业园,开建山东港口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二期,建成山东送变电海缆运维基地。做优海洋渔业,实施水产种业提升工程,建成4座深远海养殖网箱,建设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矿业,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三山岛北部海域全国最大海底金矿采选项目,打造滨海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示范城市。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高标准建设龙口海洋高新区,推进崂山实验室海岛零碳研究中心落地。争创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大力推进“生态护海”。实施陆海污染联防联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96%以上。推进海阳、莱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蓬莱湾区、海阳岸段争创省级美丽海湾。提升海洋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海上溢油应急综合演练,建设国家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筑牢海洋生态保护屏障。
(七)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
着力保障粮食生产。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建设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高产高效示范区6个,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保持450万亩、38亿斤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建设气象保险防灾减灾联合实验室,建成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6处。树立大食物观,加强肉制品、海产品、果品等新型食品开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办好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
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统筹推进强龙头、优品种、提品质、拓市场、树品牌,全方位增强烟台苹果、海参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白羽肉鸡、葡萄与葡萄酒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大樱桃、莱阳梨、食用油、烟台甘薯等名优品牌价值。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领建现代生态果园15处。开展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着力强化乡村建设。持续推进“片区引领、梯次实施、全域提升”烟台实践,创建省市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6个,打造新型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300公里,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完成30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5%以上。推广“交邮合作”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服务体系。
着力提升治理效能。深入实施“千村共富”计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优行动,提升各类合作社1000家,积极引育农村创客、致富能手、乡村工匠,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成1100个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稳妥推动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打造“四好”建设样板。以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为引领,推动夹河·幸福新城蝶变起势,启动“双碳”科创岛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美好生活体验中心、工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促进中心等建设,推动企业总部集聚,依托龙烟铁路珠玑站改造,规划打造全市首个TOD项目。采取“以旧换新”“群团购”等措施,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启动15个高品质住宅建设、21个城中村改造,创建70个幸福示范小区,持续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叫响“好房子·烟台造”品牌。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总投资2409亿元的238个城建重点项目,加快更新32个重点片区,协同打造烟台山—塔山历史轴线,活化利用烟台啤酒厂、长荣水泥厂等工业遗址。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500万平方米,改造城区水塘10处。全面更新维修20年以上老旧燃气管道,完成非直供电小区改造6万户。四季开放大南山,建成山海步道二期,让市民游客畅享山海之美。
建设魅力滨海岸线。贯通海韵广场至里蹦岛滨海慢行系统,打造滨海一线烟大示范段,建成烟大青春海岸、共创公园,实施黄海游乐城提升改造,加快世界设计公园建设、蓬莱西海岸国际旅游岛开发,规划建设太平湾水上运动中心,改造升级第一、第二海水浴场,持续提升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带,让滨海一线成为市民会客厅、游客打卡地。
畅通城市交通脉络。实施37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强铁路枢纽,加快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推进烟台南站改扩建及动车所工程。推动潍烟高铁市域“公交化”运行。织密公路网络,努力争取国道228烟台绕城段专项资金,适时启动建设。加快栖莱高速、荣乌高速烟蓬段建设。完成红旗快速路东段高架桥主体工程,德润路立交、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建成通车,新改扩建84条市政道路。提升空港能级,织密航班航线网络,新开通5条航线,打响航空生鲜港品牌,建设面向日韩、连接远东及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深化城市精细治理。打开城市空间,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面向市民共治共享。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开展“物业降诉、治理增效、服务提质”专项行动。发挥城市运行中心作用,深化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应用,构建上下贯通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组建市政公用集团,实行市区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市政重点设施运行实时监测。投用智慧停车系统平台,启动建设智慧社区平台二期,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九)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募集就业见习岗位9000个以上,帮扶2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1万人次以上。
加快建设健康烟台。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防控处置机制,争创省级医防融合试点。建成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综合实验基地、八角湾国际医院医疗区主体工程,完成市中医医院、奇山医院扩建,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创建30个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保障措施。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600张以上、托位3000个,争创全国儿童友好城市。探索发展安宁疗护服务,为4.5万名群众提供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发放救助资金10亿元以上。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康复救助3000名残疾儿童,持续打造慈善城市品牌。
推动文体繁荣发展。赓续历史文脉,高质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设蓬莱胶东水下考古基地、莱阳白垩盛世数字文旅城。深入推进文化“两创”,鼓励创作弘扬烟台正能量的影视、音乐剧、文学等精品力作。举办市民文化艺术季、非遗文化生活周等文旅“七进”活动1万场,持续提升“仙境海岸·品重烟台”城市品牌影响力。办好500场大中型赛事、2000场群众性体育活动,擦亮烟台马拉松等运动品牌,建设滨海运动名城。
(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完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用好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加快融资平台及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发展。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打非法金融活动。
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巩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成效,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开展集中整治,有效清除安全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极端天气等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应急指挥救援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烟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完善大信访维稳、恶性案件防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机制,构建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常态治理体系,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拥军优属是烟台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兵役征集、退役军人、民兵等工作,谱写军政军民团结奋斗新篇章。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呼唤担当。全市政府系统要加强自身建设、锻造过硬本领,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工作实绩。
坚持政治为先,把稳思想之舵。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从政治高度谋发展、定政策、办事情,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法治为纲,筑牢善治之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深化“议政直达车”机制,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定3部地方性法规、2部政府规章。深化新时代政务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加强府院、府检联动,强化审计、统计监督,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坚持实干为要,扛起落实之责。大力提升抓落实效能,增强斗争精神、执行能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践行“镇街工作法”,定标准、树规则、建机制,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动工作落实,树立系统思维、做到逻辑清晰、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重点、强化结果检验,以政府敢为善为带动基层敢干、企业敢投、群众敢首创,在真抓实干中创造一流业绩。
坚持施政为民,服务群众之需。树牢造福人民的正确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努力把群众想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全面推广“热线工作法”,完善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机制,构建集数据归集、问题解决、督办落实、工作评价于一体的工作体系,推动群众和企业反映问题闭环化解、政务服务效能整体提升。
坚持以纪为尺,坚守清廉之本。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过紧日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三保”底线。广大党员干部要严守“六项纪律”,建设清廉烟台,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排头兵。
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大踏步走在新的征程上,既为烟台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无比自豪,更为烟台充满希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无比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坚定信念,继往开来、奋发进取,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