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践行人文经济学

2025年01月13日

赵培策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种新范式——人文经济学诞生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实践运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阐明了文化和经济共生的实践逻辑,推动了经济学的“人文回归”,是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的新理论、新思想。

聚焦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乡村,是乡土文化的渊源和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脉络。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深蕴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充盈着先人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托举着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有文化传承的历史张力,而且对于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以价值重塑为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灿烂农耕文明,不仅有山水、村落、植被等有形要素,还包括传统的生产技术、人文精神、地域性文化知识等人文要素。乡村文化遗产,一头承接历史,从历史深处走来,是一方土地上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一头连通未来,诸如如何活化乡村文化遗产、怎样服务乡村振兴、怎样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等,都是乡村文化遗产实现价值重塑的重要内容。

要以“活起来”为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样重在“活起来”,并且要“动起来”“走起来”“说起来”。乡村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包括文物、古遗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农业文化景观、村志等,要分门别类、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保护和重塑。

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乡村如果失去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滋养,就会失去底色、失去根脉;乡村文化遗产价值重塑,如果偏离了乡村民居这个主体,就会成为面子工程,不可能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要让乡村民居在传统乡土文化中不仅享受到文化遗产带来的“红利”,更重要的是能在精神层面找到乡土的归属和认同,感受到广袤田野中的家国情怀,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和乡愁,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聚力“土特产”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土特产”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还是一种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新范式;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土特产”是传统文化传承和传统习俗连结的载体和平台,还包括基于地方特色加工而成的工业衍生品以及农事体验、特色餐饮、乡村旅游等服务类产品。

要做好“土”字文章,激活乡土资源。要依托生态资源的多样性、潜在性、突出性、特色性,持续探索更多更好的农村地区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康养价值以及产学研基地等多元价值、多种功能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而留住乡情、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要做好“特”字文章,赋能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基本原则,体现当地自然禀赋、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地深耕乡土基因,厚植特色产业。

要做好“产”字文章,推动集群发展。按照多元化、高端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拔节成长、未来产业战略布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让新质生产力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聚焦和美乡村的搭建与重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人文经济学视角下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厚植人文底色,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又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文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深耕和美乡村的人文硬底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优化统筹中,要正确处理人文与经济的关系,通盘考虑土地改造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民居村落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自然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诸方面,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人文性、科学性、创新性村庄发展规划,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乡村建设上,要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质,提升村庄风貌,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逐步实现数字化治理、智能化服务,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得以实践应用,为农村人文硬底蕴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

厚植昂扬向上的人文软底蕴。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实现人文经济化。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法,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强化人文价值引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乡贤遗存、老字号、地方美食、风俗传说等各具特色的地域元素挖掘出来,作为文旅特色加以发扬光大。要创新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抓手和载体,着力发展村歌、村晚、村超、村史馆、村BA等富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让农村文化阵地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在人文经济学中,人文是特色产业的深刻底蕴,文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经济发展丰富文化新内涵,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动能、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