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胶东大鼓

2025年01月13日

战军

记得很早以前,也就是我上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盲人,拿着小小的乐器,穿行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厂区门口、学校门口、公园里、集市中、人口稠密处。他们席地而坐,用最简单的乐器——小鼓、铜板、三弦,就边敲击着乐器边唱了起来,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

这些盲人依靠这门艺术为生,有些单位特意聘请他们去说唱。小时候我不懂这叫什么技艺,只是觉得他们弹得特别好,铜板打得非常动听,唱得也清脆悦耳。虽然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我觉得他们的心像明镜似的。那时我非常喜欢这些说唱艺人,常盼望他们到我们那个小山村表演。

自我从那座小山村走出来后,我发现这些艺人辗转于社会各个角落。很多都是老夫老妻,他们手里拿着一个钵盂,提着二胡或者三弦,找一块石头坐下,就开始演唱起来。歌曲委婉悠扬,如天籁一般,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围过来。有时候一个曲目就长达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听众直呼过瘾,刚听完一段又吆喝再来一段。热心的观众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开水让他们吃喝,这样一天就在热闹中度过了。

有些盲人有自己固定的地方,熟悉他们的人会按时过来听。盲人说唱的曲目几天一换,仿佛有唱不完的曲子。我常听到的有《吴越春秋》《锋剑春秋》《东汉》《西汉》《隋唐》《平东莱》《月唐》《残唐》《天门阵》《明英烈》等,简直是琳琅满目。有些是他们自己编写自己演唱的。这些艺人还是很有文化底蕴的,让我耳目一新,也学到了不少历史典故。

后来这些说唱盲人慢慢地不见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了。因为没了他们的表演,生活好像出现了空白期。尽管电视上佳丽如云、帅哥似椽,节目精彩绝伦,但在我心里,这些都比不上盲人表演的节目。

正当这些老艺术家即将从我的记忆里抹去的时候,机缘巧合下,我在璜山书院再次遇见他们了。那天,我路过这个名叫璜山书院的地方,一看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就进去了。一进门,我看见里面坐着很多人,他们背后的屏幕上写着“栖霞胶东大鼓”,边上写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位盲人正襟危坐,左手拿着铜板、右手拿着木锤,前面放着一个小鼓。每个人都穿着大红袍、戴着墨镜,等人到齐了,就开始表演起来。

悠扬的声调一出来,我就知道我又找回了少年时期的我,又找回了那些街头艺人说唱的韵味和情调。主唱穿着紫红色长袍,外翻着宽十厘米的白袖口,一手拿着木锤敲着面前的小鼓,一手拿着两枚铜板轻摇手指,两枚铜板碰撞出悦耳的轻音符。伴奏的三个盲人围坐在他身后,双手抚着三弦,随着鼓点拉出有胶东味的弦音,如细长的流水声,缠绵不绝。

原来坐着的我,被这股魅力吸引住了,忍不住站了起来,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细细地听。此时拿铜板的艺人突然有节奏地敲起了小鼓,铜板之音顿时密集清脆起来,伴奏的三个人也把三弦拉得让我的感情随之起伏。随着鼓声的奏起,一曲发源于胶东大地的夹带着栖霞原生态方言的歌声,开始回荡在小小的房间里。歌声就像一条曲曲弯弯的绵长的小溪流,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而舒缓自由。刹那间,那声音如天籁般凌空而舞,如金声和玉声的和音,又如丝和竹的交织,情急处鼓声飒飒白鲸跃,人逢喜事金雀来。听得观众如他乡遇故知,金声玉振满堂彩,又像金榜题名时,口吐莲花夸不休。

就这样,一段说唱节目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演出高潮一个接着一个,观众的掌声一浪比一浪高。第一个人说唱完了,第二个人又开始了,而且节目越来越精彩。我享受着这不期而遇的文化大餐,倍感胶东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