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回望2024
实干铸就坚实足迹
综合实力不断攀升。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4亿元、增长3.9%。成功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市、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连续五年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县域综合实力和投资竞争力均位居全国百强县第八位、山东省首位。
产业体系全面升级。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历经三年建设期正式投产。南山聚乙烯新材料、益大新材料、道恩新材料扩产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建成投用,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绿叶生物制药、“图灵小镇”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裕龙石化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东海科技孵化产业园蓬勃发展,赋能县域经济持续攀高向强。
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南山集团、道恩集团连年上榜中国民企500强。联合化学入选中国精细化工百强。绿杰股份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山铝业、隆基机械被列入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省级以上“瞪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21家、25家和151家。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潍烟高铁全线通车,龙口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塌陷区、北河、常伦等城市区片有序推进,市民活动中心建成完工,佰盛广场、梦想公社正式启用。“龙年到龙口·更上一层楼”城市宣传品牌全面打响,城市发展承载力、吸引力和美誉度实现新的飞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民生投入101.7亿元,24件为民服务实事扎实推进。实验路、林苑路等14条“断头路”顺利打通。“龙口铺子”区域共富品牌全面推开。龙口马拉松赛成为烟台市唯一一个A1类认证赛事。
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龙口全市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县域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综合实力持续走在前列。制造业转型发展,32个省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399.7亿元,3个项目入选全国首批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上榜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6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1%。服务业提质发展,7个项目入选全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打造“梦想不夜城”等夜间消费场景5处,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38亿元,增长26.6%。农业全面发展,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0亩,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水肥一体化7500亩,建设数字农业基地3个,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改革动力持续增强,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1个,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专员制”和“链长制”深度融合,打造政务服务社会网点72处,企业登记全程网办率达到98.5%。城市信用状况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县域首位。对外开放成果丰硕,高标准举办“新”力产业招商推介会、新华三AIGC赋能龙口产业发展大会等招商活动,实现到账外资2亿美元。开通“龙口—青岛”集装箱外贸内支线,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528亿元,增长37%。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75家和229家。3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榜单。龙口国际科创人才港建成开港,新引育各类人才601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08人,入选首批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金融业态不断优化,新设立产业基金4支,基金规模达20.9亿元。域内A股上市企业综合市值最高突破2900亿元。
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建设实现提档升级。城乡面貌蝶变升级,改造棚户区1个、农贸市场1处、老旧小区56个,新建停车位911个、充电桩674个、5G基站120个,安装智慧路灯1.92万盏。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3000户。农村自来水实现“村村通”。高标准建设王屋湖融合共富先行实践区,创建省级和美乡村5个,黄山馆镇入选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新建改建市政道路21条,G228裕龙岛段和8条县乡路大中修改造顺利完工。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7亿吨和116万标箱。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40万千瓦,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龙口岸段获评省级美丽海湾,黑山河获评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泳汶河获评省级效益河湖。新增绿化造林240亩、森林抚育1000亩。
全面提升民生服务质效,社会局面更加和谐稳定。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895个,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8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69元、872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职工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抚恤优待补助金1.46亿元、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金8738万元、残疾人补贴2164万元、老年人高龄津贴3525万元。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双减”工作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公立医院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3支,入选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组织送戏曲下乡活动500余场,3处镇街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级“特级站”。
全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得到明显提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1件、政协提案138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强化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广大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以唯旗是夺、奋勇争先的干事激情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擘画2025
凝力共筑发展蓝图
2025年,龙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烟台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量稳质升,实际到账外资稳量保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新的一年,龙口市将紧盯形势发展需要,办好关乎龙口发展的大事、要事;紧盯市场主体需求,办好关乎企业生存的急事、难事;紧盯人民群众期盼,办好关乎百姓利益的实事、好事,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聚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推动产业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塑强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以规模化增长为方向,推动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加速膨胀裂变,力争年内产值突破千亿元;以国际化迈进为方向,推动高端铝材料产业全面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体系化提升为方向,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展企业协同创新和整零对接;以特色化发展为方向,推动临港能源及海工制造产业发展优势巩固提升;以品牌化为方向,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高端制品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开辟新兴产业制胜赛道,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打造环渤海地区数字经济新高地,现代医药产业加速向大健康领域迈进。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深挖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发展潜力,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推动市民活动中心、港城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提升综合商贸、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聚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发展质效得到新提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一批彰显龙口特色的标志性改革成果。深化“拿地即开工”“信用+标准地”“四证齐发”等模式,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业务。提升创新驱动效能,年内,布局实施重大创新项目1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达到11%以上。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释放新活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施科技助农工程,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七甲镇要以综改区建设“后半篇文章”引领南部山区实现富美蝶变,黄山馆镇发展全域旅游和现代种业,诸由观镇、度假区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小镇,其他镇街也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打造省级和美乡村3个,修建改造乡村道路30条,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持续推进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支持各类人才下乡返乡、创业创新,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
聚力城市能级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开启新篇章。提升城区规模实力,以核心城区为主阵地,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业态。龙港街道要围绕“西城崛起”,重塑西城区整体形象;东莱街道要围绕“老城更新”,全面焕发老城区生机活力;东江街道要围绕打造“城市门户”,打通南山区域和城市新区的板块阻隔。新嘉街道要完善城市配套服务体系,提升新区整体发展形象;徐福街道要围绕“产城融合”,打造现代化滨海小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年内,新建农贸市场1个、口袋公园6个、停车位510个、充电桩240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2000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升城市重大事件活动处置保障能力。
聚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打好降碳节能主动战,加快“两高”行业能效改造升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实施北河综合整治、泳汶河水生态修复、东城区厂网一体化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固体废物全链条管理。打好生态保护持久战,加大森林、湿地、海湾、海岸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力度。年内,完成绿化造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4000亩以上。
聚力民生事业高效发展,推动民生保障水平实现新突破。兜牢民生底线,保持民生投入稳定增长,精心办好24件为民服务实事。推行龙口公交全域免费。纵深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公益慈善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繁荣社会事业,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力度;推进公立医院提档升级,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建名医工作室20个,改造基层卫生院1个、卫生室150个。强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社区治理“一站式”平台。持续深化“食安龙口”建设,全力守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聚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动区域竞争环境展现新优势。践行“服务好域内企业就是当前最大的招商”理念,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打造“民事安心·企事省心·政事顺心”服务品牌。深化“链长制”“专员制”,更大力度帮助企业闯市场、抢订单、保生存、求发展。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用好“涉企联合检查平台”,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舒心发展。打造更加积极有为的金融环境,持续做大资本市场龙口板块。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家,1家上市企业实现再融资。打造更加重诺守约的信用环境,推动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保持全国县域领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惟有奋斗、方能致远!勤劳勇敢的龙口人民,凭借着“抢抓历史机遇、敢开时代先河”的豪迈气魄,创造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穿越激流、冲过险滩,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YMG全媒体记者 王军华
通讯员 宋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