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日迈月征,山河弥新。时间又来到一年一度的县域两会,这是观察地方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2025年1月15日,海阳市举行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丹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过去一年的亮眼成绩,擘画新一年的重点工作。
回首2024
奏响奋进乐章,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
夯稳工业经济“压舱石”,低碳底蕴更加深厚。
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健全完善“2+4”现代产业体系,培强做大新质生产力,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工业用电量增长6.6%。
“逐绿向新”,清洁能源产业动能澎湃。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541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省县域首位,入选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全年发电超240亿度,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全速推进,锐阳一期、华能二期、融进二期渔光互补项目完成并网,核、风、光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迎来新高峰。
“问鼎苍穹”,航空航天产业聚势腾飞。2024年成功保障6次海上发射任务,实现火箭海上发射14连捷。国内首艘专业海上发射工程船投入使用,东方空间、星河动力等企业生产厂房竣工投用,“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加快组网,全球领先的“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正式上线,成功举办2024产业发展大会、空天信息院士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东方航天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群芳争艳”,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以富利、福莱、仓里科技为代表的功能膜、硅基高端石英等项目聚链成群、快推快进,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
激活改革创新“动力源”,发展后劲愈发充足。
重点改革持续推进,全年新争请省级以上改革试点6个,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36项。核能综合利用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东方航天港获批全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试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年承诺件事项压缩至259项,即办件比例提升至84%。完善服务企业机制,解决诉求1800余个。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资源要素加速汇聚。
对外开放拓展新格局,规划两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的生态东港项目开工建设,连接乳山的G228丹东线东段完成路面改造。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积极适应招商新形势新变化,综合运用“大场景”推介和“小座谈”交流,全年新签约落地产业项目50个。
人才集聚隆起新高地,引进海外人才34人,新增青年人才3000余人。
提振城乡建设“精气神”,综合能级稳步提升。
城市品质日趋向好,制定出台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老城区开发建设,年内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1个,改造城市绿化8.5万平米,新增供气面积10.2万平米。
乡村振兴有力推进,创建省级和美乡村4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有序推进,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争请落地,国家级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项目通过验收;民俗旅游发展带项目在烟台观摩评比中取得第3名的好成绩。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连续7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海阳市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
点燃文体消费“强引擎”,内需潜力有效释放。
旅游消费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近岸火箭发射观礼、海阳大秧歌贺年会等活动,举办“飞天圆梦二十载”“航天之夜”等主题活动10余场,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避暑消夏好去处”名录。
文体事业兴盛繁荣,海阳马拉松赛、青少年足球系列赛成功入选烟台十大品牌赛事,大秧歌歌舞《老少爷们扭起来》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电子商务扩容提质,获批山东省白黄瓜电商产业带和牡蛎电商产业带,是全省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农海产品产业带认证的县市区。
深耕民生福祉“暖心田”,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多措并举暖民心,民生事业更有温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00余人,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床位130张,“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77%,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应签尽签。学前教育公办学位增加900余个,航天小学主体工程完工,海阳二中顺利搬迁;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为主城区学校教室配备空调,改造中小学教室照明灯,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校服2.7万套。
展望2025
共谋发展大计,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当前的海阳,正处于战略叠加的窗口期、蓄势待发的关键期,省市领导寄予厚望、全市人民满怀期待,海阳必将不惧风雨、砥砺前行,一件接着一件抓、一项接着一项干,在新的一年里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以丁字湾开发为主线,更高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绿色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借势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开发建设,纵深实施绿色产业跨越提升工程。加快海阳核电二期、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建设步伐,争取海上光伏、海上风电项目纳入省专项规划,推动核能供暖、核工业蒸汽等绿色能源综合利用,在建设分散式风电、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方面率先突破,着力构建局域新型电力系统,争创国家级绿电产业园示范样板、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力争进入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强县前列。
打造商业航天发展先导城。立足海上发射先发优势,持续培强“星、箭、船”三大核心能力,不断增强东方航天港能级。开工建设海上发射指挥船,年内投用坐底式海上发射平台,争取全年保障发射10次以上。推进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建设,规划打造液体火箭发射工位,推进“东方慧眼”星座组网研制,推广“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应用,启动智算中心二期、卫星工厂建设,构建卫星垂直产业体系。
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创新城。全力推动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项目年初开工、快速建设,借势打造万华绿电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开辟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赛道。年内富利二期、中膜等项目投产,高端彩印包装等项目落地,进一步延展新材料产业链条。
以改革开放为驱动,充分激活发展动能
奋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开展骨干企业倍增计划,让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活跃因子”。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举办对接活动10次以上。
聚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持续放大绿电、工业蒸汽优势,深化展会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举办招商活动6次以上。推动丁字湾新型能源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年内自主培育领军人才20人以上,吸引集聚各类人才3000人以上。
合力深耕科技创新沃土。持续深化院企合作,组建东方航天港研究院科研团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争取获得烟台市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10个,新增科创平台5家。
强力拓展对外开放格局。生态东港项目水下工程完工,G228丹东线东段全线贯通、西段开工建设,逐步塑造立体化交通发展优势。支持引导重点外贸企业勇闯新路,加强商业航天领域“一带一路”海外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10次以上。
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更实举措推动经济增长
促进投资有力有效。紧锣密鼓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倾力保障总投资3467亿元的122个海阳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育小、培精、抓大”工程,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围绕需求端发力,深耕健康、养老、幼托、家政等新型消费市场,举办促消费活动6场以上。推动海阳智慧物流集转运一体化项目落地,实现物流产业降本提质增效。依托省级电商产业带,打造更多直播带货、社区电商、智慧零售新业态,全年网络零售额突破36亿元。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海阳大秧歌、地雷战等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非遗工坊6处,开展文化活动800场、送戏下乡150场。依托青山绿水、碧海金滩等自然资源,升级打造招虎山景区、万米金滩、留格沿海观光带。依托火箭近岸海上发射,不断丰富东方航天港科普馆内涵,中核山东科技馆具备运营条件,开辟更多精品研学线路,打造海阳文旅新场景。
以建管并重为策略,更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
高质量推进城市开发。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海东路、和平等示范片区建设,实施5个区域的城中村改造,创建高品质住宅试点2个以上。
高水平提升城市基础配套。统筹规划公共配套设施,实施度假区及城南排洪沟改造、海东路东延、海阳路过街天桥等市政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美化亮化,增添城市“多姿底色”。
高规格优化城市管理。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开展智慧社区提升试点,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高标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创省级美丽海湾。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纵深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以强农富农为目标,更深层次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做优白黄瓜、网纹瓜、海阳绿茶等名优农产品品牌,创建大樱桃新品种集成创新园,打造8处苹果示范园。规范海洋渔业养殖,建设中心渔港生蚝加工产业园,增殖放流苗种3亿单位。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实施,打造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样板区;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5座,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5公里,新建改造电路136公里,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年内规模化供水率达88%。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数据镇街工作提质增效,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更具质感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完成航天幼儿园、航天小学、育英学校校舍建设,实施轻工业学校、海阳一中、亚沙中学提升工程;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邀请专家800人次以上;加快推进“中医阁”和特色基层卫生室建设,“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85%。
坚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开展参保扩面提升行动,完善“一老一小”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引导社会组织、慈善事业规范健康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4年,海阳以奋进烟台万亿新征程为强大动力,全力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着力增活力、防风险、稳预期,烟台南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年,海阳将继续锚定综合实力跻身烟台“第一方阵”,跨入“全国百强县”奋斗目标,上下一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海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徐盛世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