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2024年开复工产业项目达120个,民生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加速拉动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年01月21日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衣玉林 通讯员 姜乾 吴兆璐 摄影报道

重点项目如何建设,展现出城市发展进程的关键脉络,更是一个区域经济未来走向的生动映射。

在15日举行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烟台黄渤海新区交出了2024年度经济工作“成绩单”。其中,重点项目建设一项尤为亮眼:全市高质量发展观摩综合评价全市第一,入选省市重点项目66个、全市最多,50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这些项目不仅关乎区域经济的增长速率,更与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紧密相连,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深远影响。

深谙这一道理的烟台黄渤海新区,以高质量谋划和高水平推进的重点项目,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通过做实做优配套服务,黄渤海新区不断助力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以项目建设丰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内涵,澎湃城市发展新活力。

产业项目“弓满劲足” 2024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20个

项目落点关乎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需要城市管理者科学谋划、精心布局。

结合“5+2+N”现代化产业集群布局,烟台黄渤海新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以优质项目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程。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东德实业2024年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由该公司投建的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竣工。

东德氢能核心装备产业园被列入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和2024年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名单。项目自2023年9月6日正式开工以来,在黄渤海新区的大力推动下,始终保持较快建设进度,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下半年竣工交付,目前正处在设备搬迁和调试阶段。

“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氢气循环系统6万台、空压机6万台、压缩机600套的生产能力。”东德实业公司副总裁厉镇瑜表示,“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公司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和氢能装备的产能,填补氢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满足氢能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区的另一侧,由清科嘉智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承担的高端装备设计与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

高端装备设计与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是烟台“空天海国家战略装备智造城”先导性核心项目,建设高端装备设计智造中心、大型构件智能装配中心和“空天海”产业孵化中心三大中心。“在高端装备设计智造中心,我们瞄准高端装备整机设计与制造,打破智能装备精密技术壁垒,跃入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新赛道,打造高端装备设计与技术研发平台,建成后预计每年能设计制造5000台协作机器人、200套功能部件和高端装备。”清科嘉智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车美威表示。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快就是好、又快又好”工作导向,2024年,烟台黄渤海新区累计开复工产业项目120个,总投资约1405亿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新区有“温度” 优质民生项目可触又可及

如果说产业项目是黄渤海新区向新“生长”的支撑,那民生项目则是激发其内生动力的“原核”。

记者在烟台开发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大季家医院二期项目现场看到,蓝色的防护网已拆除,一栋栋崭新楼宇露出了“真颜”,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气象。

“目前,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精装修施工已完成85%,机电安装完成90%,项目预计于2025年8月投用。”烟台大季家医院二期中建八局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董朋鑫介绍,该医院可作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在突发重大疫情时,能实现短时间内的闭环管理。

向西,潮水中心卫生院新院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目前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60%,预计于2025年8月建成。

“立体”交通不仅是民生项目,更是城市保障。去年6月底,烟台机场T2航站楼启用;10月末,潍烟高铁烟台西站正式开通运营。今年1月5日,烟台黄渤海新区直达北京的首趟高铁列车全速发出。“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能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许多便利和服务。”华润高端合成材料制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新区未来在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G228丹东线烟台绕城段改建工程等方面的建设,都将为产业园区带来诸多便利,也会有更多的人才愿意扎根于此。

让城市焕发新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新生活”,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9月,古现街道金瑞小区(金桂二期)1525套安置房分房工作圆满收官,9个村居的1180户居民共赴这场“回家的约定”;11月,古现街道海康小区开展安置分房工作,12个村居的1400余户居民喜提“新家”。

“安居”是“乐业”之本。为此,在黄渤海新区的民生项目中,“安置小区”“老旧小区”一直被放在突出位置。据统计,黄渤海新区全年预计交付安置房7786套。其中,福柳新居四期、金瑞小区、海康小区、和畅小区已顺利交付,46个老旧小区将全部改造完成。

民生项目早完工,居民才能早受益。如今,一个个民生建设项目落地生根:振华购物中心焕新归来,远洋乐堤港项目正式挂牌,公共充电桩数量稳步增长,荣乌高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

让更多“小而美”的项目,促进民生的“惠而实”。就在前不久,烟台黄渤海新区公布了“2025年为民服务实事”清单,涵盖公共教育、医疗健康、安居宜居、就业创业、交通出行、市政设施等9方面内容,全方位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

在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方面,八角第二小学扩建项目竣工,耀华学校八角湾校区(一期)主体完工,完成高级中学教学楼、宿舍楼等修缮改造,创建1处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在打造低碳畅行环境方面,全力保障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改造提升万寿山路、秦淮河路;持续均衡布局充电桩,总数达到64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整治疏导重点交通拥堵路段。

可以说,随着这张崭新的“为民”清单的“诞生”,我们期待新区这座幸福之城驰而不息,可感可期。

“项目为王”定目标 全要素保障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在刚刚结束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中,黄渤海新区起手式展现出非凡的气势。会上提出:“在国家级开发区奋勇争先、在烟台市一马当先。”“到2027年,经济总量迈上3000亿元台阶;到203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个翻番’。”

实现上述的增长,项目的“蓄势发力”是关键变量。对此,新区在会上提出,2025年要紧盯项目难点堵点,主动谋项目、争项目、推项目,做实项目配套服务,保障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项目建设的具体规划上,新区的思路也很清晰:一方面,重点推进万华年产1万吨香兰素产业链、哈大电气特高压电抗器研发生产等总投资约1026亿元的106个以上产业项目开复工;另一方面,让储备项目变新开项目,持续跟进已筛选的34个储备项目及新签约项目。同时,加强在建项目的保障力度,全力推动汉高鲲鹏工厂、力华储能基地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能否让项目尽快转化为发展的驱动力,实际上也是对城市营商环境的考验。

一直以来,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先后印发《建立健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制度2.0版》《烟台黄渤海新区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通过并联审批、承诺容缺、模拟审批、服务前移等路径,为29个省级和22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配备“项目管家”,有效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审批所涉及的“瓶颈”问题。

服务全周期,保障全要素,造就项目在落地新区的过程中获得“优速通”一般的顺畅体验。据统计,2024年,新区共完成“拿地即开工”项目30个,数量及完成率稳居全市前列。

多面保障汇成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一个又一个项目拔地而起,成就着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成色。服务发展大局,展现区域力量,动员只是开始,实干才是黄渤海新区要呈现的最终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