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冬季,是大自然阳气闭藏的季节。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季养生至关重要,只有顺应气候变化,采取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王利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季气温寒冷,寒邪易侵袭人体。“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阳气一旦受损,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很多人会感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煦四肢。并且,“寒性凝滞,主痛”,寒邪还容易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引发关节疼痛、头痛等问题。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冬季更是病情容易加重的时期,因为“寒性收引”,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那应该如何养生?王利给出了几点建议。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中医冬季养生首先要做到早睡晚起,应遵循“冬气之应,养藏之道”。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市民应尽量做到太阳升起后再起床,这样可以让寒温适宜,同时避免过早出门而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颈部和脚部的保暖尤为重要。“头部、颈部、背部、脚部等部位是人体的重要穴位和经络分布区域,要特别注意保暖。出门时戴上帽子、围巾,穿好厚外套、棉鞋等。”他强调说。
此外,减少洗澡次数也是冬季养生的关键。冬季人体阳气内藏,皮肤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洗澡过于频繁会使皮肤表面的油脂减少,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建议每周洗澡1—2次即可,洗澡水不宜过热,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
多食温热,不食生冷
中医冬季养生也主张多吃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鸽子、海参等,这些食物可以益肾壮阳、补气生血,帮助人体抵御寒冷。同时,适当地食用山药、腰果、芡实、紫米粥、白果、核桃等温补益肾之物,以及洋葱、红薯、苹果、香蕉、枣、蛋类等温性食物,也有助于增强体质。适当控制咸味的摄入,咸味入肾,但冬季肾脏功能相对较弱,应注意适当少吃盐。高血压人群更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免加重病情。
既然有可以多吃的食物,当然也会有避免食用的食物,比如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因为冬季气温低,食用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
日出运动,控制强度
对于冬季运动时间的选择,王利表示,“冬季运动应选择在阳光出现以后,此时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也比较清新。避免在清晨气温过低时外出锻炼,以免感受寒邪。”
在运动种类的选择上也有讲究,要以静态有氧运动为主,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静态有氧运动,动作多舒缓,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不会使身体出汗过多,避免寒气入侵。”他说,“运动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全身微热、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淋漓。”
中医外治,调理体质
前面提过,“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所以冬天对于阳虚体质人群及有疼痛病史的人群容易加重不适症状。对于阳虚怕冷的人群,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采用督灸、火龙罐灸等方法改善其阳虚体质;对于阳虚反复咳喘、阳虚腹泻的人群,可以采用艾灸及三九贴等方法改善体质、缓解症状。
王利还提醒市民,冬季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中医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如与朋友聚会、聊天等,也可以听音乐、看书、画画等,以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