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能看病,不再舍近求远

2025年01月22日

绿底白字,“石良镇平里院村卫生室”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是两个手机号码,方便群众打电话。

进了院门,右侧是新增的水冲式厕所;推门走进观察室,里面有6张观察诊查床。

龙口市山后柳家村88岁的刘元英老人躺在床上打吊瓶,见记者过来,就坐了起来,笑呵呵地说:“今天是头一天,俺大儿子骑电动车带我来的。平时我自己照顾自己,感冒了,骑不动了。”说起卫生室的变化,老人底气十足,“这里干净亮堂,卫生条件好,服务态度也好,赶上好社会,咱得多活几年。”

转身靠门边的第一张床上,村民麻美娜也在打吊瓶,“这个方便,小病在家门口就办了,不用跑医院,多好。”她说。

从观察室里出来,记者又走进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干了26年乡医的曹丽莎在药房里给本村的柳和芳老人拿药。71岁的柳和芳夸奖道:“说实在的,环境比早前强多了,医生也很有耐心。”

焕然一新的平里院村卫生室,是龙口市石良中心卫生院今年积极落实《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改造的6处薄弱村卫生室之一。据卫生院院长王军勇介绍,6处全部达到了“五有三提升”(有观察诊查床、有智慧随访设备、有康复理疗设备、有必要的检查设备、有卫生厕所和冷暖空调标准,实现服务能力提升、诊疗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

龙口石良镇城西头村卫生室,干了50多年乡医的曲利浩和曲燕7点半开门,8点钟就来了两个村民打吊瓶。观察室里开着空调,暖乎乎的,75岁的金灵芝告诉记者,之前烧煤炉子,暖气片还漏水,“前一阵儿安上了空调,干净利索,心情也两样”。曲燕说:“卫生室不仅安装了空调、吊了棚、贴了墙壁板、铺了地板,这回还倒了垄,既宽敞,又安全。”

在对照行动计划要求的基础上,卫生院坚持因地制宜、重在细节的原则,制定了“一室一策”方案,重点对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诊疗环境和管理水平进行改造提升。

地处丘陵地带的枣李村卫生室的“门脸”也焕然一新,里面更是扩大了容量。推门进去就是诊断室,方便看病。观察室里三张诊查床,空间明显增加,而且大窗户向南,格外朝阳,使本就暖乎乎的屋子更暖和。药房的面积也增大了,尤其是新建了室内水冲式卫生间,患者不用再往外跑了。乡医刘丽梅说,这一改,建筑面积增加到100平方米,“大伙儿都说心情不一样。”

60岁的刁淑玲和73岁的曲振英分别靠在床头,打着吊瓶,拉着呱。刁淑玲说,“挂吊瓶都在这里,有近便的地方,谁还上远的地方?”曲振英补上一句,“服务不好,不会上这里来。”

一语中的,说出了大伙儿的心里话。

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记者又驱车来到山脚下的枣林村卫生室,尽管格局不同,但环境和设施都一样。由于临近中午,卫生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乡医付明新一人。老付家在山下的炉房村,他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岗,准备好一天的工作,“一上午来了七八个患者,有买药的,有测血糖、量血压的,都刚走。”

6处薄弱村卫生室,都旧貌换新颜。石良中心卫生院长王军勇表示,全镇21个村卫生室,今年改6家,明年再改10家,2026年全部改完。坚持“改造一个达标一个,一步到位”。

据龙口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市已改造薄弱卫生室50个,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改造263处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亲民的医疗服务。

YMG全媒体记者 夏靖尧

通讯员 张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