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不能丢 苦干攀高峰

2025年02月09日

张铁鹰

得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副对联:“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它很好地诠释了黄旭华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的人生。

自从1958年参与核潜艇项目后,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在家中排行第三的他,与家人亲友彻底断绝了联系。兄弟姐妹埋怨“老三”是个“不孝子”;父亲直到去世都没再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盼来与他的团圆。知道真相的母亲特意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回到老家,黄旭华在父亲墓前长跪不起:“不孝的三儿子来看您啦!儿子不孝,相信您和母亲一样,也能理解我、谅解我!”黄旭华从外地回家,女儿问他:“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一句话,让黄旭华深感内疚,但他也欣慰,因为自己属于核潜艇、属于国家的这辈子,没有虚度。

何止一个黄旭华,“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堪称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时代的写照。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多少人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华章。

钱学森,当时在美国已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他几经波折、历时5年,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两弹一星”研制呕心沥血,临终前念兹在兹的,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赶回北京,乘机在降落中不幸失事,最后时刻,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护住了装有绝密科研资料的公文包……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是老一辈的奋斗誓言,也是他们留给后来人的精神财富。它激励人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崇高精神境界,更鼓舞人们继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