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从去年11月以来,患者刘先生因膈疝导致幽门梗阻出现进食困难,水米不进,只能靠静脉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为解决父亲的进食问题,他的女儿连日奔波在北京、济南等大医院求医问诊,因刘先生合并基础疾病多,身体条件差,等来的结果都是医生的“频频摇头”。
今年1月,刘先生及其家人辗转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普外科主任吕忠船。在经过反复多次多学科会诊后,吕主任为刘先生确定了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刘先生能够自主进食,并顺利出院。
“近几年我的父亲饮食不佳,2024年11月又突然食水不进。”刘先生的女儿说,“父亲的基础病多,患糖尿病、肾病及脑梗多年,曾有肝左叶切除病史,去年又确诊膈疝合并幽门梗阻。”
她带着父亲来到当地医院,本想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可在检查过程中,刘先生又被确诊为急性心衰,当地医院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身体原因,无法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维持生存。为解决父亲喝水、吃饭的问题,刘女士四处寻医,多方打听。“我去过济南多家三甲医院,挂专家号当面问诊,也托亲戚朋友到北京几家三甲医院问诊。”可当专家了解了刘先生的病情后,都摇头叹息。看着父亲面容日渐枯槁,刘女士心如刀割,“多方打听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吕忠船主任。”
刘先生入院后,各项辅助检查提示他的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衰竭,病情危重。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吕忠船多次组织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最终确定了通过手术治疗患者膈疝和幽门梗阻的方案。
因为患者基础病多,身体状态极差,手术风险非常高。吕忠船及其团队也担心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我们与其家属进行了多次协商,家属表达出强烈的手术意愿并积极配合院方治疗。”吕忠船说。为了让医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刘先生在进手术室前,还特地写下遗嘱。
因为患者身体条件极差,如果长时间手术,很可能他下不了手术台,必须速战速决。就这样,在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展开了一场生死营救。麻醉科谢永刚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从旁协助,ICU夏永宏主任医师也准备好了床位,等待接收。
手术前期准备就绪后,吕忠船“快刀”出鞘,从切皮到缝合,不到40分钟就完成了胃肠吻合和膈疝修补,顺利结束手术。在ICU经过两天观察后,刘先生转入了普通病房,并在术后十天顺利出院。
像刘先生这种危重患者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手术,“只能想尽办法,缩短手术时间,这考验的是医生的熟练度。”吕忠船说。可“唯手熟尔”,看似轻松,却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磨练。“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从不挑手术,别人不愿做的,我做,我珍惜每一台手术的历练。”也正是这些“历练”让他有了“心里不慌”的底气。
如今,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普外科在吕忠船的带领下稳步前行。“这是患者及其家属对我的信任,我也要将这份信任转化成动力,尽我所能培养年轻人,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吕忠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