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满满,从“心”出发

——心理老师这份开学“收心”指南,请查收

2025年02月14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新学期开始,学生如何快速收心、调整心理状态,重拾学习热情,元气满满地开启新学期呢?芝罘区道恕街小学心理教师盖才华给出一些开学“收心”指南,请学生、家长、老师一起看看!

调整作息时间,缩短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提前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将起床时间提前15-30分钟,直到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规律。例如,如果假期作息是早上8点起床,可以尝试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15分钟起床,慢慢恢复到上学期间的作息习惯。

规律作息,每天保持固定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即使周末也不例外。可以设定闹钟,帮助自己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尽量缩短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用阅读、手工或家庭游戏替代。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改为阅读纸质书籍或听轻音乐,帮助大脑放松,更快入睡。

制定新学期计划,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开学前,学生要认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提前做好预习,预习每科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发现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开学前,写下新学期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例如:短期目标:每天都坚持认真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并能预习新课。长期目标:本学期数学成绩提高10分。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每天安排一些小任务,逐步完成。如,每天安排30分钟预习新课内容,或者每周完成一篇作文练习。把计划写在便签纸上,贴在书桌或床头,时刻提醒自己。可以用彩色笔标注重要任务,增加计划的趣味性。

建立学习仪式感,增添学习兴趣。模拟回归课堂的学习状态,每次安排30-40分钟安静学习,然后休息10分钟,找回专注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在安静的阅读氛围中,通过阅读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让孩子在“新”的期待中,增添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前整理书桌、书包,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购买一些新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书签等,增加学习的仪式感。对于小学、初中学段的学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例如,上午学习语文,下午学习数学,晚上复习当天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表,自主制定学习时间表,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合理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家长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可以每天花10-15分钟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倾听他们的感受,给予他们情感支持。

学会运动与放松,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每天安排30分钟的运动,如跳绳、跑步、做操等。运动在提升清醒度的同时,帮助缓解压力,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教师也要调整好心态,每天用笑脸和阳光的语言迎接学生,激发学生向上信念。尤其是开学第一、二周,建议安排有趣的活动或比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课间多安排放松小游戏,供孩子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