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极”育企业

烟台黄渤海新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2月15日

岁末年初,烟台黄渤海新区企业——山东恒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接连收获好消息:该公司不仅成功跻身国家工信部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还与多家大客户签订服务订单,显示出自身作为国内高端装备工业软件领域领跑者的强大竞争力。

恒远科技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年积淀的结果。据了解,该公司多年来坚持聚焦装备制造行业的工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自主创新推出多项技术成果。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相关知识产权与专利超过120项,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现已连续三年跻身国内“工业互联网500强”,2024年位列榜单第33位(在山东省内列第3位,在烟台市内列第1位)。

“我们之所以能在行业内不断攀越高峰,除了自身的创新驱动之外,也离不开黄渤海新区的精心培育。”恒远科技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在黄渤海新区的引导扶持下,恒远科技近年来接连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一举晋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类似恒远科技这种“小巨人”的成长经过,在黄渤海新区并非个例。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渤海新区近年来大力实施企业主体培育行动,健全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极点尖峰企业数量实现持续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黄渤海新区已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1家、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9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05家,各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所谓‘极点尖峰’企业,通俗来说就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登峰造极’实力的企业。它们虽然分属不同行业,但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能力强,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我们在选择培育对象时,也尤其看重这一点。”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践证明,通过对“极点尖峰”企业的培育,黄渤海新区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收到明显成效。例如,随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的持续壮大,黄渤海新区已在氢能核心装备制造领域拥有较强竞争力;而另一极点尖峰企业——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则让全区在国际BMS第三方供应领域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并推动了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布局。

“下一步我们将选好‘种子’,用心培育,支持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力争年内培育极点尖峰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隋翔宇 苏楠 包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