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6日
2月15日,知名作家蔡崇达带着他的畅销书《皮囊》来到烟台,参加由市委宣传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芝罘区委宣传部、烟台图书馆、烟台市新华书店、烟台大剧院联合承办的“记得转个弯,然后与自己和解”——作家蔡崇达烟台读者见面会暨作品《皮囊》分享会。
自2014年问世以来,蔡崇达的畅销书《皮囊》已陪伴读者走过了十一个年头。这部深情而细腻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作为2025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本次活动共吸引千余名读者参与。其中烟台市多所中小学学生踊跃到场,共同聆听作家蔡崇达关于文学创作、故土情怀与生命哲思的深度分享。活动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读者们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
在见面会开始前,蔡崇达接受了采访。近距离接触中,感觉他知性有礼,正如他的笔触,温柔有力,表达细腻。
将市中心让给文化值得尊敬
虽然这是蔡崇达第一次来到烟台,在接受采访前,“匆忙”的他还是简单看了看,了解了一下,就是这“惊鸿一瞥”,让他对这座城市充满尊敬。
“我之前读过很多书,包括记忆零碎的消息都有‘烟台’。”蔡崇达说,“我知道,这是一个在秦始皇时期就有名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如今来到烟台,我发现,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海岸线,还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文环境。”
而烟台这座城最让他惊讶的,“是把市中心让给了文化。”他表示,“我走过中国很多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把核心部分让给了商业,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烟台把核心城区让给了文化、艺术,让给了过去、现在、未来。一路走来,我看到了博物馆、青少年宫、新华书店……这呈现了烟台的城市内核——这是一座对生活、对艺术、对人文充满美好憧憬和最大尊敬的城市。”
让阅读不再只是一个节日,早已成为烟台人的共识。去年,烟台市创新推出“全民阅读年”活动,在全市城乡掀起全民阅读热潮。烟台,这座“阅读之城”,也正在用各种品牌活动氤氲港城。
在见面会场外,记者看到了很多早早等待入场的书迷。“虽然我早有准备,但我看到眼前的场景,还是有点吃惊的。”蔡崇达说,“山东是在文化积淀上最深厚的地方,烟台作为山东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至今仍能对阅读、对文学、对艺术、对戏剧抱有这么大的热情,让我既觉得吃惊,也觉得特别开心,甚至引以为豪。后来想一想,或许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这是一座可以把自己的中心城区让给文化的城市。”
在阅读中构建心灵的“避难所”
“我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说一句话,就是现在是作家需要好好干活的时候了。”他说,“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试图去关心人、试图去理解人、试图去拥抱人。在我的意识中,不只文学是这样,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出生于1982年的蔡崇达上小学时爱上了写作,“喜欢写作,是因为我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产生了困惑。”他表示,自己小时候是一个特别孤独的人,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话,“因为我早早地发现,我不太理解自己,虽然我内心涌动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直到我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觉得我的内心想法被它表达出来了,那时候突然感到作家真的太了不起了。后来我也想要成为这样的作家,而当作家也让我自己的内心水落石出了。”
分享会上,蔡崇达以“转个弯”为关键词,阐释了创作与人生的深层关联。他提到,故乡与远方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根系与翅膀,“只有扎根土地,才能自由追寻天空”。蔡崇达认为,文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陪伴读者探索自我”,在阅读中构建心灵的“避难所”。他鼓励读者以开放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学会在逆境中“与自己和解”,找到内心的锚点。
要让孩子懂得享受阅读本身
本次活动不仅是作家与读者的对话,更是全民阅读理念的生动实践。主办方表示,通过名家分享、读者互动等形式,让阅读成为公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蔡崇达所言:“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最伟大的作品,而阅读与写作,正是我们与命运和解的桥梁。”
说起如何让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蔡崇达表示:“我有个比较冒昧的建议,就是除了必须掌握与课本有关知识的阅读外,不太建议学校或者家长指定学生们一定要读什么。”
他认为,“如果翻到哪本书触动你,就赶紧读,因为你会发现众多你表达不出的部分,它表达出来了;你不理解的部分,它陪你照见了,它陪你照亮了,它陪你看见了。然后你自然而然知道阅读是什么,文学是什么,写作是什么,你自然而然也会去享受阅读,才会把阅读真正纳入你的日常生活里,你也会真正感受阅读给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陪伴。”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经历过好的阅读,没有读到一本书真正跟他内心敏感的部分产生共鸣,那他还没有体验阅读带给他的那种幸福感,那种获得感。当出现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拼了命地想找到能够照进自己内心的那些书籍,他会把阅读当作一种精神必需品。阅读的本质从来就是呈现抵达你内心无从表达,无从理解自己的那部分。”蔡崇达说。
“通过阅读,我寻求到了很多可以走进我内心的表达,也让我意识到原来好的文学作品是走向自己的内心,通往他人的人心。”他说,“我认为,写作包括实体书店如何解决当前困境等问题,就是怎么更好地跟大众连接的问题。其实很多大众,特别在当下,是渴望被理解、被拥抱、被召见的。我在《皮囊》中也引用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那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