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主任给海豹做剖腹产手术

长岛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代强音

2025年02月17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董方义 通讯员 吴朋飞 摄影报道)2月15日,长岛人民医院医疗团队为一只因难产濒临死亡的野生母海豹实施剖腹产手术,助其诞下健康幼崽,开创了长岛综合试验区野生动物救助史上的首例剖腹产案例,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

当日下午3点多,长岛月牙湾景区海豹苑巡护员发现一只待产多日的母海豹行为异常,经观察判断其遭遇难产,景区立即启动野生动物救助预案。因为长岛没有专业的动物医生,所以他们只能拨打长岛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电话求助。

闻讯后,长岛人民医院抽调妇产科、麻醉科、外科专家组成紧急医疗救护队,携带专业设备及药品赶赴现场,确认母海豹因胎位异常无法正常分娩。

此时,母海豹呼吸虚弱,生命危在旦夕。海豹的生理结构与人类差异极大,手术风险极高,但时间就是生命,医疗团队果断决定实施剖腹产手术。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们结合兽医学资料制定了麻醉与手术方案。

随后,妇产科主任刘春丽亲自主刀,在剖腹产过程中探查发现小海豹是臀位,决定先取出其双后腿。经过12分钟的紧张操作,重达75公斤的母海豹顺利产下了一只7.5公斤的幼崽。小海豹浑身瘫软,呼吸微弱,皮毛已经泛黄,经过经验性挤出口腔羊水、按摩抚触、擦干身上羊水保暖等救护措施才慢慢地缓了过来。母海豹皮下脂肪太厚,创口缝合难度较大,医护人员时而蹲着、时而站着、时而跪着,争分夺秒完成了缝合。

术后,医疗团队连夜值守监测海豹母子的生命体征,为母海豹进行伤口消毒及抗感染治疗,并提供“24小时专人特护服务”。

“接到求助时,我们根本没考虑物种差异,只想着如何挽救生命。”麻醉医师杨以平告诉记者,为精准控制海豹麻醉剂量,团队创新采用“分阶段给药法”;为防止术后感染,他们特意将人类医用敷料改良为防水版本。

“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主刀医生刘春丽说,此次跨物种手术的成功,为今后海洋野生动物难产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医疗团队将建立野生动物急救技术档案,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范本。

据悉,海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长岛是海豹自然保护区。作为黄渤海斑海豹重要的栖息地,长岛近年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海豹种群数量逐年回升至300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