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与烟台市“双城联动”交流合作会议举行,双方签署“双城联动”合作框架协议,1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唱响“双城记” 弄潮渤海湾

2025年02月18日

YMG全媒体记者 李仁

大连不远,一峡之隔,距烟台仅109公里;大连很近,与烟台文化血脉相连。

2月17日上午,烟台与大连,将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大连市与烟台市“双城联动”交流合作会议在大连市棒棰岛宾馆举行,双方面对面交流、实打实推进,签署“双城联动”合作框架协议,15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共同勾画“双城联动”合作蓝图。

从企业往来频繁、人员交流密切到达成建设“双城经济圈”共识,再到这次“双城联动”交流合作会议,两市协同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眺望渤海湾,大连与烟台,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南北遥相呼应。面对湾区时代,两市紧密合作将释放多重意义、带来示范效应。

同根同源,烟大一家亲……交流会上,这样的暖心话语不时在会场回荡。

经常到烟台和大连的人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两座城市,不仅距离近,人们口音更是非常接近,方言均为胶辽官话,不是当地人,几乎分辨不出。

无论从历史、地域还是经济、文化等维度,烟台与大连都有着深厚渊源。

从历史维度看:据记载,明朝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把辽南、胶东同归登州府(今蓬莱)管辖;清末民国时期通过烟台漂洋过海到大连,是山东人“闯关东”的重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大连人与胶东人存在亲缘关系。如此历史渊源,造就了现在两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极为相似。用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的话说:“烟台和大连海相连、人相亲、心相通,‘闯关东’的历史凝聚了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

从地理维度看: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烟台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两市仅有109公里的一峡之隔,比许多同省份城市距离还要近,从烟台到大连乘飞机不到1小时、乘船仅需7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一衣带水”。

从经济发展维度看:烟台与大连同属我国发展动能最强的区域之一——环渤海经济圈,是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关键连接点,叠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全面振兴、中日韩合作等国家战略,都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都是经济大市、战略要地,都承担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使命。

在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烟台与大连顺应国家发展大局,实施“双城联动”,不仅是两地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环渤海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

在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刘良忠教授看来,近年来,粤港澳等湾区发展迅速,为环渤海湾区发展提供了借鉴。烟台、大连分别处于“双半岛”开放合作前沿,两市协同发展,可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的乘数效应,加快产业、人才、资本和各种要素资源集聚,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烟台与大连携手合作,将有力推动双半岛、环渤海、东北等区域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双城联动开放格局。”刘良忠说。

烟台与大连“双城联动”,对环渤海地区以及两市自身发展意味着什么?

从全国发展大局看——

烟台与大连同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大连—烟台“双城联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看——

环渤海地区位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更是一度被视为重振北方经济的关键,被不少专家学者建议纳入高层规划。

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包括天津、大连、烟台、唐山等经济重镇,天津、烟台、唐山都是万亿城市,大连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连续四年赶超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提出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目前,环渤海地区这几座重点城市正进入城市能级的密集跃升期,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片湾区、四座万亿之城的发展局面正加速形成,这是北方经济中难得的发展亮点,这也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政策制定等领域有了更大范围统筹协调的现实需求。

显然,烟台与大连“双城联动”,将为环渤海地区城市间合作提供示范和样板。

从两市自身发展来看——

先说烟台,“三核引领”,是山东赋予烟台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新定位,也是烟台必须扛起的新使命。2023年10月,山东省政府批复的《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2035年烟台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当下,烟台正锚定这一发展目标和“三核引领”新使命,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再看大连,他们正聚焦“六个建设”任务,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不断开创“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扛起使命担当、实现既定目标,需要两市在更高层次开展深度合作、相互赋能、竞合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双城联动发展,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推动烟台—大连双城联动”的安排。

“新时代深化两市合作大有作为,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前景美好。”陈绍旺表示。

烟台牵手大连,合作愿景由来已久。

2022年,烟台市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烟台—大连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的愿景。近年来,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有“以烟台—大连‘双城联动’衔接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加强与环渤海城市的协同联动”等安排。

2023年以来,烟台市多次组织有关区市、部门和高校,赴大连对接探讨合作事宜,谋划两市合作实施路径、挖掘合作事项。

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两市共同提交了构建“双城经济圈”的建议,标志着合作迈入新阶段。

两市合作领域从多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市直部门层面,两市海洋发展部门联合创新渔船信息监管手段,落实渔船船籍港和靠泊港共管措施;商务部门联合举办6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海事部门共同推动海上数智化“高速公路”建设,实现烟大客滚运输航线5G信号覆盖和雷达站信号共享……县市区层面,蓬莱区和旅顺口区联合启动文旅宣传推广周活动,推出专属旅游优惠政策;长岛综试区与旅顺口区签订旅游产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黄渤海新区与金普新区携手助推企业开展跨区域投资和项目合作……

两市社会交往从文化交流到民心相通:两市多次举办“踏浪寻仙 海韵相连”“乡情烟台 寻根之旅”等双向文旅推广活动,联合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建立“烟台大连鲁菜文化交流平台”“大连寻根志愿者互动平台”,拉近两地民心。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推出节目《海那边》,追溯两市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反响热烈,播放量超500万次;在旅顺口区白玉山景区设立《海那边》乡情分享馆,讲述“闯关东”历史,唤醒共同记忆。依托烟台至大连海上“黄金水道”,开通鲁辽首条海岛游直航航线,渤海轮渡累计运输车辆超1200万辆次,运送旅客超4700万人次,成为亚洲最有竞争力的客滚运输企业。两市农科院联合承担国家级研发项目,合作开展抗寒苹果、大樱桃等果品选育培优。

“一年来,双方相向而行,推动‘双城联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

放大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务实合作,是此次双城联动的核心。

交流会上,烟台、大连都对互动融合、协同发展表示出强烈意愿和信心。

“双城联动”,如何走深走实?

两市在充分考量现有合作基础及未来合作需求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1+15”战略合作协议,即《大连市人民政府 烟台市人民政府“双城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和15个合作项目,这是基本路径和落地举措,标志着“双城联动”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除此之外,双方还交流碰撞出多个合作领域。

第一个是产业层面,大连与烟台都是因工而强的城市,如果用一句话描述两座城市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双方在产业发展上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都在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烟台提出在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营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这一想法与大连不谋而合。大连希望发挥两地在绿色石化、造船及海工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协同,力争打造具有标杆示范性的产业集群。

“我们与瓦房店轴承产业开发区签订了园区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核电、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示范项目,为‘双城联动’注入新动能。”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招远市发改局局长张华表示。

第二个是科技创新层面,大连高校院所的研究方向与烟台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度高、互补性强,烟台将积极鼓励相关企业、科创平台与大连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对接合作,促进跨区域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大连提出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海洋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烟台获批我国首个面向发达国家建立的创新合作中心——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这一创新平台得到大连方面积极回应,他们表示将认真研究具体合作举措。

第三个是互联互通层面,烟台提出希望双方加力构筑更加畅达的交通网络,共同打造陆海内外联动、南北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物畅其流、货通八方”。大连提出重点提升两市交通运输体系效率效益,加密两市空海客运、货运航线,放大海铁联运效应,不断丰富拓展两市间“黄金水道”功能。

对此,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表示,渤海轮渡将以“双城联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两港两航”合作,把渤海湾这条“黄金水道”打造成“安全、畅通、便捷、温馨、有序”的民生大通道。

第四个是经略海洋层面,大连和烟台都是海洋经济大市,海洋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双城联动”的潜力所在。烟台希望双方在产业、港口、生态上加强合作,着力激发蓝色动能。大连表示将合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共享管辖海域各主体功能区及空间布局数据,协同开发“智慧海事系统”鲁辽省际客运航线“一线一策”模块,促进鲁辽黄金水道“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第五个是文旅层面,这方面,大连和烟台拥有良好的基础。烟台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文旅资源优势,培育大连到烟台“寻根之旅”、烟台至大连“寻亲之旅”双城文旅交流合作品牌,抢抓入境免签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策划推出邮轮旅游等适合日韩游客的消费场景,把大连和烟台打造成为日韩旅客入境游第一站。大连表示将创新文旅融合模式,重点围绕国际邮轮、国际班轮航线合作,推动两市实现始发港、挂靠港客源联动,助推两市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

为确保“双城联动”取得实效,双方还研究了推进机制,比如工程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合作事项加快落地、早日见效,比如研究组建重点事项推进专班,比如梳理总结合作成果经验,共同打造环渤海湾区跨区域合作的样板和示范,等等。

“双城联动”,烟台与大连有共识,有合作基础,有合作路径和重点领域,还有落地落实机制。我们相信:烟台与大连合作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区域协作一定会高效协同,共同为环渤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就像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在交流合作会议上说的那样:一起唱响“双城记”、奋进新时代,携手打造区域高水平协同发展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