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凤城街道扛起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主阵地使命,“满弦”开工——

力争工业产值三年过百亿

2025年02月20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孙文玉 摄影报道)焊花四溅、机械轰鸣,企业复工生产忙。用实干拉开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序幕成为海阳市各镇街当前的主旋律。

连日来,海阳市凤城街道中核山东核能有限公司、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九天行歌(山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星河动力(山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街道上下聚焦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唯实为先、励新图强,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2月14日,记者走进中核科技馆施工现场时,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螺栓紧固及现场焊接,科技馆初见雏形;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智能平面线车间内,一根根焊条不断熔化,工人们正在进行上胎板的拼板、纵骨安装及焊接,总投资4300万元的技改项目已开始试运行;九天行歌运载火箭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三期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机器的轰鸣声与工程车辆的穿梭声相互交织,工人们全力投入紧张的施工作业中。

凤城街道如何在2024年60亿元产值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记者在实地探访中找到答案。

“我们巩固新质生产力产业优势,不断发挥临港门户优势,全力推进凤城工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园区建设。打造以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海工装备、新材料为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工业产值新突破,力争在2025年内完成70亿元产值的目标。”凤城街道办事处主任荣华告诉记者,今年,凤城街道聚焦资源整合对接招引、要素保障和提质增效三大重点,让更多优质企业、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同时坚持稳中求进,聚焦提质增效。推进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平面线车间工程(切割预制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探伤室建设项目、C07车间改造项目、星河动力商业固体火箭项目、东方空间快速响应中型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及发射保障设备等总投资4.22亿元的技改项目,扶持企业通过技改,带动产能扩充,确保2025年投产增效。

破解要素制约,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实行闲置土地、闲置厂房的清单化管理,促进老工业园区256亩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以理清卡点、疏通堵点、攻克难点的“有解思维”做好企业的“店小二”,助力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等项目落地,推动卫星数据产业园、九天行歌三期、中核山东科技馆、山东港口装备基地项目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建设、投产、投用,推进中车新能源基地2025年完成10亿元陆上风电风机订单。在海工装备领域,致力打造国内一流高端港口装备制造新标杆,推动中集来福士P-84号及P-85号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项目有序开展。

“凤城街道作为丁字湾开发建设主战场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主阵地,将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视野格局、更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冲刺工业产值70亿元大关,力争工业产值3年过百亿元,在奋进万亿征程中勇争先,努力为海阳赶超跨越发展贡献力量。”荣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