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近年来,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进一步减少审批材料、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着力推动投资建设项目落地见效,为该区重返烟台第一方阵贡献动能支撑、势能保障。
标准先行,确保项目根深蒂固
规范引领,以依法行权杜绝自由裁量。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将发改局、住建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分局、水电气暖等相关领域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依托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管理系统,对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地址、网办深度等进行标准化梳理,助力服务规范化;按照一般类、重要类、重大类三个类别,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的10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权限梳理,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防范审批风险。
一窗受理,以全科受理迭代专科服务。在“一门集中”基础上,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原则,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审批新模式,引进第三方机构,设置帮办代办岗、预审岗、导服岗、前台岗,由工作人员提供材料预审、帮办代办、全程网办、前台窗口等服务;梳理109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的政务服务事项零基础模板,编制法律法规汇编,让企业群众“一看就会、一填就对、一次办好”;加强业务培训,推动工作人员由“专才”向“全才”转化。
数据跑路,以全程网办升级窗口服务。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托“一窗通”系统,实现了“企业开办、印章刻制、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市场主体设立链条内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并联审批、一次办好”;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上线水电气暖联合报装、道路挖掘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等多个投资建设项目“一件事”主题,进一步减少了申请材料、压缩了办理流程、精简了审批时限。
数据赋能,促使项目枝繁叶茂
区域评估,跑出护企安商“加速度”。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持方案、文物考古调查等11个评估事项编制区域性专项评估报告,形成整体性、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以一次性区域评估代替多次性重复评估,加快项目落地步伐。该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制定《烟台市牟平区工程建设项目考古勘探和文物影响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成果“全共享、零投入”,以一次评估助力企业落地。
五证齐发,走出项目建设“快步伐”。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容缺土地手续”新模式,在尚未取得土地的情况下,规划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5个工作日内同步开展工程报建、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审批工作;待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只需及时补充完善有关资料,提出申请换发正式审批文件即可做到“多证齐发”。2024年,牟平葡醍海湾小区A01-07地块项目成为全市首个“五证齐发”项目。
专业精准,展现商服勘验“新风貌”。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全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了97项现场勘验事项清单,制作了《勘验事项法律法规汇编》,明晰商服勘验的设定依据、勘验重点等,加快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编制形成“自主勘验目录清单、联合勘验目录清单、专家评审目录清单”三张清单。该局将现场勘验划分为“勘前准备、现场核查、证据留存、及时反馈”四个步骤,推动整体勘验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并主动将事项办理结果推送至业务主管部门,加快审管衔接,构建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回应企盼,推动项目开花结果
增值服务,推动政策精准直达。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线上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微信工作群等媒介,即时推送企业开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项目开工等政务服务事项政策信息;在线下主动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实地了解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以及市场发展等现状,并围绕市场主体登记、“拿地即开工”等涉及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和改革举措进行深入解读,现场发放政策“增值”大礼包,帮助企业梳理政策脉络。
帮办代办,破解经营审批难题。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施“项目管家”和“服务企业(审批)专员”制度,主动对接重大项目,详细了解企业性质、项目定位、前期手续办理情况,“一企一策”为项目单位提供信息推送、咨询辅导、材料预审等全流程帮代办服务。同时,该局构建“区—镇(园区)—村(社区)”三级帮办代办网络,组建600余人的帮办代办队伍,深入推行“预约+上门”服务机制,变传统的“被动等”为“主动找”,推动形成了“随叫随到、无事不扰”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驿站易办,延伸政务服务触角。牟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施“政务服务+社会网点”增点扩面工程,加强与园区的社会合作,在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建成了全市首个园区类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将市场主体设立、市场准营、社保、税务、投资建设项目等71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网点办理,由工作人员提供政策宣传、查询打印、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
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李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