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蒋震
老家门东的斜坡上,爸爸种下的一棵竹子,历经十几个春秋,已繁衍成一方郁郁葱葱、整整齐齐的竹林。在北方这片土地上,它就像一位优雅的异乡客、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以超凡的生命力,幻化成一抹独一无二的美丽景致。这方竹林,不仅诉说着无声的坚韧与高贵,更悄然诠释着深刻的人生真谛。
几年前,命运无情地给了我迎头一击,将我拖入人生的至暗深渊。家,成了我唯一的避风港,而那片竹林,则成了我心灵的疗养圣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悄溜进窗户,最先钻进我耳朵的,是竹林里鸟儿欢快的歌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婉转悠扬,宛如大自然奏响的天籁之音,轻轻地抚慰着我疲惫不堪的灵魂。饭后,我总爱踱步在竹荫下,“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情愫便在心底缓缓蔓延开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静下心来,仔细地打量起这方陪伴我多年却从未被我留意过的竹林。
竹子本适宜温润的南方气候,可它却在北方这片相对严苛的土地上,倔强地扎下了根,硬生生地存活下来,还活得这般蓬勃。那笔直的身姿,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若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它又怎能在这异乡绽放出如此夺目的光彩?
然而,真正深深震撼我的,并非竹子在地面上的挺拔与葱郁,而是它在地下默默积蓄力量的过程。妈妈曾跟我讲起,这片竹子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竹芽,种下后,好几年都毫无生长的迹象,一家人都以为它活不成了。没想到,在某一年的春天,一场春雨过后,竹子周围仿佛被施了神奇的法术,一夜之间,竟冒出许多鲜嫩的竹芽。它们就像一群迫不及待拥抱世界的孩子,用尖尖的脑袋努力冲破土层,带着蓬勃的朝气,让人为之动容。听妈妈描述时,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画面:那是对成长的渴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即便面临重重阻碍,也要破土而出,向着阳光奋力生长。
在那黑暗无光的地下,没有温暖阳光的轻抚,没有甘甜雨露的润泽,竹子却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向下扎根,努力伸展根系。它独自忍受着无尽的孤独与寂寞,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这是一种多么坚韧、多么执着的精神!竹子宁折不弯的骨气、高风亮节的品格,固然令人敬仰,但它在地下默默耕耘、积蓄力量的时光,却更让我深受触动。
从那一刻起,我的心好似被竹子悄然撬开了一道缝隙,一丝微光慢慢透了进来。于是,我开始留意起身边那些曾被我忽略的美好。
微风轻柔地拂过,竹叶随风摇曳,我的心也随着那温柔的律动,渐渐恢复安宁。我低头看向地上忙碌奔波的蚂蚁,它们渺小的身影在土地上匆忙穿梭,搬运着比自身大好几倍的食物。我的心也随着它们坚定的步伐,一点点地从痛苦的泥沼中挣脱出来。
我开始清扫竹林中的落叶。每一下清扫,都像是在拂去我内心的尘埃;每一次弯腰,都让我的内心多一分宁静。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与自然轻声对话,与内心坦诚和解。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痛苦与绝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小天地间,在自然温暖的怀抱中,渐渐烟消云散,只留下宁静与平和在心底生根发芽。我这才惊觉,美好从未远去,它一直就在我的眼前。
而这一切改变,都源自竹子给予我的启迪与力量。它让我明白,人生即便深陷黑暗,但只要像竹子一样,在困境中默默积蓄力量,终能迎来破土而出、拥抱阳光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