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开刀,静脉曲张咋越治越重?

原静脉曲张医院创始院长张连仁用国家级发明专利“拨乱反正”

2025年03月26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董方义 通讯员 梅珍瑜 摄影报道)蓬莱区的王先生和芝罘区的刘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在分别通过手术、打针治疗静脉曲张后,病情却越来越重。而找到原烟台静脉曲张医院74岁创始院长张连仁后,只需口服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纯中药,就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痛苦,恢复了正常生活。

王先生今年73岁,是蓬莱区大辛店镇的一位村民。平时,他和老伴在家种苹果,儿子在芝罘区工作。很多年前,王先生左下肢患上静脉曲张,开始没有重视,病情逐渐加重,并于六七年前做了手术治疗。然而,术后一直没有康复,近几年病情不断加重,左下肢腿脚皮肤早已发黑,脚掌肿胀发麻而且疼痛难忍,走路十分困难。更让王先生崩溃的是,他的左下肢还痒得厉害,整夜难以入睡,进一步影响了身体健康。

王先生的病情,让儿子担心不已,四处求医问药但无果。去年,王先生的孙子考上了烟台三中,儿子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于芝罘区黄务立交桥西侧50米处发现了张院长大院门口挂的牌子,这才于今年1月20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父亲送过来诊治。

“这是10天的药,每天早晚各口服一包,10天后一定会好转。”张院长笑着说。果然,2月3日,王先生再次来找张院长的时候,脚麻、肿胀、疼痛的症状大大减轻了,整个人放松了下来,曾经绝望的眼睛又有了光彩。如今,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王先生左下肢肿胀疼麻的感觉基本消失,也不怎么痒了,肤色也转为浅红色,下地干活也没有一点儿问题了。为了巩固治疗效果,王先生又继续服药了一段时间。

芝罘区51岁的刘先生左下肢静脉曲张20年。几年前,他先后做过两次微创(打针)治疗,不料导致病情加速恶化——左下肢脚踝处肿得和小腿一样粗,皮肤发黑硬化,且溃烂面积达7cm×14cm,每走一步都感到刺痛钻心。

刘先生是高级技工,平时站着操作机床,往往一站就是4个小时,但是病痛已经让他快要站不住了。去年12月23日,刘先生经多方打听,找到了张院长。

张院长从医几十年,用这张药方治好的患者超过一万人。刘先生的病情虽重,但在张院长眼里,却早已司空见惯。张院长亲自为刘先生清洗创口,并经过仔细地诊断后调配出中药。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现在刘先生的左下肢已经消肿,伤口基本愈合,除了久站之后还会有些肿,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像王先生和刘先生这样,如果不是因为开刀和打针恶化了病情,口服中药的治疗时间还会大大缩减。”张院长告诉记者,静脉曲张、老烂腿本质上是血管堵了,应该靠疏导治疗,而开刀和打针治疗都是要封堵、破坏血管,方向不对。不仅让病人痛苦不堪,还容易复发加重病情,所以这种病尽量不要通过手术开刀或者打针的方法治疗。

张院长经过数十年临床研发打造的尖端技术中药配方及其制作方法,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四项发明专利,他将治疗脉管炎、静脉曲张、静脉血栓、老烂腿等治疗带入了一个不用手术、疗效好、安全无痛的新阶段。

“药方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无不良反应和后遗症。即使烂到骨头,也能当天服用、当天见效,治疗之后完全可以参加劳动。”采访结束时,张连仁说,“如果患上了静脉曲张、老烂腿,不管是在初期阶段,还是老病号,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拨打我手机13808900126咨询。目前,已有数家一流药企、上市公司前来接洽,准备收购秘方和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