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从娟
当家家户户贴上了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大红的颜色把整个村子点亮,浓浓的年味儿也被红春联渲染开来。
大年初一走街串巷去拜年,每到一户人家门前,我都会驻足,饶有趣味读春联。婆婆家的大门有些陈旧,春联题字却春意盎然: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是春回大地。出了大门,迎面墙上贴有春条:出门见喜。东邻家也是老房旧门,贴上春联照样鲜亮: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是欢度春节。
拐进窄巷,巷里住着年长的大爷。我站在大爷家门前高高的台阶下,仰首读春联: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是万象更新。从大爷家出来,走过小巷尽头,见一户人家的门前满是枯草,木门破旧不堪,看样子已许久无人居住,但红春联却照贴不误: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福多;横批是四季平安。出了巷子来到大街,见一户户人家都将又宽又长的春联贴在大门两边,红彤彤的极为喜庆。
婆婆家的家族庞大,本家族的人家遍及村里的南街北巷。起初,我是随着拜年的大部队一起出发的,因为读春联,尽管紧赶慢赶还是掉队了。最后我和女儿组成拜年的小分队继续前行,拜年、赏联两不误。每到一户人家门前,可以慢慢地赏春联,饶有趣味地读出声:“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是春意盎然。”“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是福喜盈门。”“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是春意盎然。”……这么多春联,一副一副地读,如同饱餐了一场文化盛宴。品读了这么多精妙、喜乐、吉祥的春联,感觉自己已是福气满盈了。
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是我国经久延续下来的民族风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淬炼和积淀,百姓的朴素情感和冀望尽在其中。它以平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寄托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除了春联,还有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春联”一般贴于门上;“框对”贴于大门左右两边;“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上面的题字一般都是“福”字。大大小小的“福”字贴于农家大大小小的门上、墙壁上和物件上,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记得小时候,父母在置办年货时,别的可以省,春联一项的开支不能将就。我家的门多,不管是大门、二门还是厢屋的门,里里外外的门户都要贴上内容不同的春联。还有院里的猪圈、鸡栏、兔窝;屋里的锅台、米缸、柜子,也都要贴上春联或是大红“福”字,把家中装点一新,增添喜庆的色彩。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撕下“旧符”,换上“新桃”,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