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菜篮子”装满“幸福味”

记者实地探访,我区10处农贸市场升级完成

2023年07月03日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高洁 通讯员 徐浩 仲喆 摄影报道)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贸市场干净整洁、购物便利,老百姓才会感到舒心放心。为进一步改善我区农贸市场老旧面貌,去年以来,我区对多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已有10处完成升级改造。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富甲农贸市场和蔚蓝农贸市场(西南河店)改造情况。

市场升级,购物更舒适

走进富甲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的水磨石地面,码得整整齐齐的瓜果蔬菜,空气中传来阵阵香气引人食指大动。“市场改造好后,环境大变样,以前进来走一圈,鞋、裤脚很容易脏,现在地面很干净。”前来购物的市民对记者表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居民采购大包小包后拎累了就直接把袋子往地上放,拎起袋子后也不会沾上污水或者垃圾。

据了解,2022年,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国有平台公司主导市场硬件升级和运营管理,对4处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提升;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办方自行加大投入,对市场硬件设施提档升级。2022年共完成10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重点对市场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富甲农贸市场就是其中一处。

“富甲农贸市场经营业态涵盖肉禽蛋奶、海鲜、蔬菜、熟食、日用百货等,目前共有经营业户70余户。2022年,市场主办方自行加大投入,区市场监管局、黄务街道办事处帮助协调村集体经济投资,对市场海鲜区岛台等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将市场地面全部打磨并做防滑处理,市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购物便利,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于新春对记者说道。

智慧加持,消费更放心

在推动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标准化改造的同时,我区还针对市场管理系统进行智慧化提升,大力建设智慧农贸系统,使用智慧溯源秤、智慧大屏等,实现证照公示、价格公示、农残检测公示等电子化、信息化、智慧化,并接入市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平台,大大提高监管效率,让农贸市场既有“烟火气”又有“智慧范”。

“我们市场标配智慧溯源秤,这个秤有计量局的检验标志,在使用过程中顾客和商家都能直观地看到价格、重量等信息,收费二维码也在上面,扫码很方便。此外,每次售出的商品都可以通过平台、小票上的二维码查询到,可以追溯产品信息。”蔚蓝农贸市场(西南河店)负责人齐玉彬介绍道。“用了这个秤之后,顾客购物也挺放心的,我们在这边称顾客在对面也能看到,还能追踪货源,我觉得特别好。”蔚蓝农贸市场(西南河店)金锣专卖店店主徐女士表示。

记者在蔚蓝农贸市场(西南河店)看到,全新升级的农贸市场更具现代气息,入口高悬的智慧屏幕上滚动播放商品的产地、价格、销量、质量检测数据等主要信息,方便消费者参考选购。市场内设置有不同交易区,分区标志清晰,果蔬区、鲜肉区摊位则统一设置摊位电子显示屏,公示经营许可证、交易二维码等信息,市民“一站式”购物既方便又安心。

便民市场,服务更舒心

“我住在附近十多年了,经常在这买菜,市场自从改造完了我感觉非常好,还有坐着休息的地方,很贴心。”市民刘大爷说道。在蔚蓝农贸市场(西南河店)记者看到,果蔬区旁边空间摆放了几组桌椅,有年迈的老人坐着歇歇脚,也有年轻的小夫妻一起买了小吃坐下品尝,另一侧的公共卫生间也十分干净整洁,无异味。“我们设有休息区和特殊人士功能区,专业的保洁人员每天彻底清洁两次,巡检员时时巡逻,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在这里逛得舒心。”齐玉彬说道。

此外,在市场外,记者还看到有一块专门的区域为自产自销贸易区,据齐玉彬介绍,这是为方便一些小摊主卖菜开辟的区域,仅收取卫生费。

于新春表示,2023年,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着眼于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智慧农贸持续发力,推动6处农贸市场改造,进一步提高我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水平。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按照“能改尽改、应改尽改”的原则,在3-5年内分批完成全区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持续更新完善市场硬件设施,提升市场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市场脏乱差的环境面貌,为消费者营造干净、舒心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