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小升初的最后一个暑假该如何安排?

老师教你正确迈出“衔接”第一步

2023年07月03日

暑假来临,面临幼升小、小升初的孩子们,正处于教育衔接期。如何让孩子能够顺利度过这个时期,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和焦虑。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中小学老师,让他们来教你如何迈出“衔接”第一步。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幼升小,做好心理准备和习惯培养

“对于马上要幼升小的孩子们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家长可以提前做一些教育相关的知识准备,家长和孩子们还要共同努力,做好心理准备和习惯方面的培养。”芝罘区西牟小学五年级四班语文老师于文华介绍说,心理准备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态度要基本一致。家长可以逐步有意识地向孩子表达一个观点——你已经成为大孩子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引导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所期待。

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这个暑假里应该做的事情。“通过训练,孩子能够习惯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节奏。”于老师说,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准备固定的书桌,让孩子在阅读和写字时坐在椅子上而不是沙发上,慢慢培养孩子在椅子上“坐得住”的习惯。

于老师介绍,在幼升小阶段,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男生和女生的发展不一样。有的孩子语言表达好,有的孩子逻辑能力强,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

小升初,帮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进入了全新的学习阶段和领域,小升初衔接至关重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成熟期、心理转型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和学习知识的关键期。”烟台五中老师范淑云介绍说,孩子在小学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认知的差异也较大,因此进入初中后,会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不适应。

采访中,范老师总结了小升初阶段容易出现的“六个不适应”和“四个变化”。

“六个不适应”包括:对初中新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对初中学习内容变化的不适应;对学习方式变化的不适应;对科目增加的不适应;对学科难度增加的不适应;对学习时间大幅增加的不适应。“四个变化”则分别为:初中授课方式发生变化,内容多、节奏快;学习方式变化大,初中学习更强调自主性;孩子的身体、心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关注焦点发生变化。

面对诸多的变化,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好准备?

范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建议:家长暑假里首要工作是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首先,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家长可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初中学习压力比小学更大的事实,让孩子事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其次,初中学段科目更多,家长要推动孩子自主安排学习。最后,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孩子刚进入中学阶段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问题,家长们不仅要善于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变化,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做到与孩子共情,还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家长其实也和孩子一样,要学会情绪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小升初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衔接期,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的孩子,这个暑假里都应该学会管理时间。

“上了小学之后,就要加强孩子的时间管理,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小学教师于文华说。家长可以利用暑假给孩子制订计划,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小学上学、放学的时间。中学教师范淑云同样对时间管理提出要求:“暑期里,家长们要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由于初中阶段功课较多,如果孩子能够做到有效管理时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范老师说,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分配具体化,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目标计划,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列好清单。具体操作中,家长可按照初中学习模式,帮助孩子提早养成好习惯,尽快缩短孩子在中学阶段的磨合期。

另外,老师们建议两个衔接阶段的孩子都要大量阅读课外优秀读物。特别是小升初阶段的孩子,虽然在阅读兴趣方面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家长要继续引导孩子大量阅读,更要鼓励孩子多读一些经典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