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

地球5年内可能出现创纪录高温

2023年07月06日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世界气象组织4日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

上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警报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至少为中度”。

这一组织强调,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开始后的一年最为明显,本次是2024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区和海洋中引发更多极端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及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内容包括预测2023至2027年这5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这一组织区域气象预报服务部门负责人穆富马·奥基亚在记者会上说,今后5年“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更为复杂。从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了近3年。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现象。一些气象专家指出,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醒,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区、中亚部分地区等降雨量增加,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亚部分地区等出现严重干旱。

新闻链接

7月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

新华社华盛顿7月4日电 美国气象机构4日公布的初步测量结果显示,7月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首次超过17摄氏度。

根据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国家环境预报中心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数据,7月3日全球地球表面上方1.5至2米高度测量的平均气温为17.01摄氏度,这一数据超过了去年7月24日创下的16.92摄氏度的最高纪录。但这项新纪录尚未得到其他测量结果的证实。

该中心数据还显示,在1979年至2000年间,7月初地表上方1.5至2米高度的平均气温为16.2摄氏度。

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全球平均气温在7月底或8月初通常会持续上升,7月3日的新纪录可能会很快被打破。

今年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宣布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并指出它“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创造新的温度纪录”。

高温天徒步 美国一女子死亡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近日说,一名57岁女子高温天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徒步时昏迷,最终不幸身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援引国家公园管理局声明报道,这名女子2日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偏远的西北角塔威普一带打算徒步十多公里,途中昏迷。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当晚约6时30分接到电话,得知她遇险,次日凌晨1时左右赶到现场,随后宣布她死亡。

声明没有明确给出女子的死因,但提及塔威普当天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大峡谷国家公园北部的凡特姆兰奇最高气温接近46摄氏度。

依据管理局说法,夏季大峡谷国家公园一些步道即使是太阳没有直接照射到的部分,温度也可达到49摄氏度上下。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