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我“老规矩”

2023年07月06日

叶展韵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母亲郑重地对我说,你上学了,有一些规矩要给你强调一下,不然的话就落下了笑柄,人家会笑话咱家的孩子没教养。

母亲说,吃饭的时候,长辈不动筷子,小辈不能先动筷子。小辈先动筷子,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家里有客人的时候,要把荤菜摆在客人面前。要让客人先拿筷子夹菜,客人夹什么菜,自己才能夹什么菜吃。如果客人没有先动筷子,自己先动筷子,传出去了,人们会说这家人的孩子不懂礼道。吃饭的时候,客人吃饱了,放下筷子后,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客人没有吃饱,自己先吃饱了,放下筷子,这样是对客人的极端不礼貌,也会让客人很尴尬。给客人斟酒倒茶的时候要双手,要“满酒浅茶”,酒要填满,倒茶的时候不能把茶杯倒满,这都是对客人的尊敬。

母亲想了想又补充说,递给别人剪刀的时候,剪刀尖要对着自己,不能对着别人。给长辈东西的时候,要双手递给,不能一只手。如果一只手的话,长辈会教训说:“另一只手去打狗去了么?”别小看了这句话,会让你羞得抬不起头来。

中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和母亲聊天,母亲告诉我,家里来了客人要走的时候,送得越远,就越有诚意。如果客人再三不让远送,那就送到不见客人背影的时候才能回家。

母亲说,你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若说到对方家里人,不能说“你家谁谁谁”,要说“咱家谁谁谁”。比如不能说“你哥哥”“你妹妹”,而是要说“咱哥哥”“咱妹妹”,这样才能显得亲热不见外,一下就拉近了亲近感。

结婚后,母亲告诉我,亲戚朋友之间来往的时候,给人家礼品要给双数,不能给单数。给双数是有“好事成双”的寓意,给2样、4样、6样和8样都可以,但是不能给10样,更不能给3样、5样、7样,这些数字人们都忌讳,只有给故去的人上供的时候才是3样、5样、7样和10样。

有一年正月,邻居出嫁的女儿回来走娘家,去她伯父家里拜年,结果一疏忽拿了10个饽饽。她伯母一看是10个饽饽,也没有留,也没有给添加。邻家的女儿这才想起来是拿了10个饽饽,两家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后来两家再也没有来往。

母亲说,家里来客人了做菜也是,上菜也要上双数,不能上单数,实在是凑不够双数,也要上一个咸菜,或者是上一个酱顶着一个菜。吃饭的小桌要南北方向摆放,不能东西方向摆放,只有祭奠的时候才把桌子东西方向摆放。

母亲的这些“老规矩”很有时代特点,有的至今仍适用,只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了,这些老规矩逐渐被人们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