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漏水,楼下受损索赔3万元

牟平法院法官公正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2023年07月07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王迪) 近日,牟平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房屋漏水侵权纠纷案。双方当事人解开了邻里间多年来的心结,实现握手言和。

2020年10月的一天,某小区一业主李某怒气冲冲地敲开了楼上邻居刘某的房门,称刘某家中漏水造成自家棚顶、墙面、靠墙衣柜的背板等不同程度受损。刘某致歉后表示愿意赔偿,让李某回去计算损失。李某便将受损墙面重新粉刷,并把整个衣柜扔掉,更换了新的大衣柜。后因刘某迟迟没有协商赔偿事宜,李某颇有怨言,主动找刘某要说法。

“我也没看见受损程度,你拿这些单据怎么证明是修复费用?”李某拿着3万元的修复单据要求刘某赔偿,刘某表示费用超额无法接受。二人因此引起纠纷,发生多次争吵。矛盾持续了近2年无果后,李某诉至法院。

牟平法院受理案件后,详细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和双方的矛盾焦点,考虑双方是多年邻居,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调解既有利于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利益,也能和睦邻里关系、化解双方矛盾,于是决定引导双方通过调解化解纠纷。

同时,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李某已自行修复了损失,且没有有效保留证据,这也是李、刘二人无法达成赔偿数额的主要原因。为了妥善处理好该案件,调解员决定以“用审判的方式来调解”的处理思路组织双方当事人当面调解。

调解现场,调解员首先向刘某释明给李某造成漏水损失理应赔偿,后向李某讲明如果进入审判程序,需通过鉴定方式评估损失,因其已自行装修,最终的鉴定结果并不明确,将导致诉讼成本增加,耗时又费力。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交流后,李某和刘某被调解员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打动,终于愿意各退一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起邻里关系纠纷握手言和。

法官提醒,当发现自家房屋出现漏水现象时,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可联系物业公司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收集证据。

和谐的邻里关系是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产生房屋漏水纠纷时邻里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邻里和睦。